CNML格式】 【 】 【打 印】 
美國智庫:中美峰會有“談不完的話題”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11-10 08:46:42  


成斌認為,奧巴馬訪華的重中之重,應該在協調應對經濟衰退上。
  中評社香港11月10日電/強調美國在亞太的“戰略存在”——美國傳統基金會高級研究員成斌解析奧巴馬首次亞洲之行   
  中國青年報報道,美國著名中國問題專家、傳統基金會高級研究員成斌日前接受專訪時說,美國總統奧巴馬12日至19日將先後訪問日本、新加坡、中國和韓國,並參加在新加坡舉行的亞太經合組織(APEC)第17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此間不少媒體將之稱為“奧巴馬的亞洲處女行”。一段時間以來,無論是白宮新聞發布會上,還是各種智庫的研討會上,談論奧巴馬此行的內容都大大增加。媒體也進行了大量預熱式的分析報道。

  奧巴馬此行,究竟要傳達怎樣的信號? 

  傳達三大信息 強調美國的存在 

  成斌認為,奧巴馬參加APEC會議並訪問亞太4國,最重要的是要向這一地區傳達三大信息。

  首先,美國加強在亞太的“戰略存在”,並在這裡扮演一個“戰略平衡者”的角色。

  成斌說,美國對於亞太地區幾乎所有的國家都是重要的貿易夥伴。美國的軍事力量也是維護這一地區穩定的重要力量。如何能把美國這個在亞太地區貿易、經濟、政治、軍事、外交都發揮重要作用的國家排除在外? 

  他認為,儘管正在應對國內經濟衰退以及世界許多不穩定的熱點,美國仍將投入大量精力,強調自己在亞太地區“正式的存在”,避免美國被排除在亞太各種機制之外。

  其次,奧巴馬將釋放強烈信號:與亞太地區的經濟體——包括中國、日本等重要貿易夥伴國——的關係不變。

  成斌認為,奧巴馬上台後,許多外交政策都在調整,但對亞太的戰略是基本不變的。儘管日本首相鳩山上台後,日美兩國關係出現了微妙的調整(如日本改變了過去全力支持美國投入阿富汗的努力),但奧巴馬強調,美日同盟關係不會變。

  第三,奧巴馬要展示一個姿態:美國不是中國的敵人,也不是中國崛起的反對者。

  成斌說,正如中國“非常直爽”地向美國表達對自己利益的關切,美國也將表達自己在這一地區的戰略利益。正如中國一直希望美國理解中國的國家利益,奧巴馬新政府也希望中國了解美國的國家利益。

  中美首腦會有“談不完的話題” 

  對亞太4國的訪問中,奧巴馬在中國停留的時間最長:4天3夜。這就引來了韓、日媒體“酸溜溜”的報道:“在我們國家只停留一晚。”他除了到北京與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會晤外,還將訪問上海。

  許多智庫分析認為,中國和美國作為亞太地區影響力最大的兩個國家,雙邊關係、地區熱點、全球性問題……奧巴馬總統和胡主席將會有“談不完的話題”。

  成斌認為,排在奧巴馬訪華日程最前列,而且也是美國最需要與中國進行協調的議題有三個:氣候變化、金融危機和經濟振興、核不擴散。

  成斌認為,奧巴馬訪華的重中之重,應該在協調應對經濟衰退上。美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經濟體,而中國則是“第三大經濟體”。無論中美如何談到經濟問題,不可避免地都會涉及幾個因素:這場危機會持續多長時間,會造成多大的影響,何時能夠止跌回升?然而,對於這兩大經濟體而言,如何使本國的經濟走上正軌才是關鍵,否則其他的都是空中樓閣。

  他說,現在對奧巴馬經濟決策的掣肘因素是,美國總統可以提出建議,但他在經濟領域權力有限。國會、美聯儲對美國經濟各個領域的復甦都起著極重要的作用。

  從這個意義上來講,奧巴馬訪華最富成果的應該在外交和國家安全領域,尤其是“核不擴散問題”——這才是真正“緊迫”的危機所在。

  台海不成問題 朝核問題優先 

  成斌認為,朝核問題必然是雙方涉及的最重要安全問題。現在,“六方會談”機制中,除了朝鮮之外的五方都已經有了共識:朝鮮半島應該無核化。問題是,現在各方都有自己不同的關切,沒有準備好如何讓朝鮮放棄核武。中國認為美國應該做出更大的讓步,而且擔心中朝邊界的難民問題。日本認為在“人質問題”解決之前,不應該有更大的讓步。如何達成一個“有意義”的共識,並且為這一共識付出相應成本,將會是中、美涉及朝核問題協調的重點。

  成斌認為,中美關係的核心之一“台灣問題”,此次不會成為雙方議事日程中的重點。因為目前台海不存在危機。儘管如此,奧巴馬與胡主席的會談,也為雙方提供了一個“彼此在台灣問題上進行開放、坦率的交流的契機。” 

  “東亞共同體”遠難成立 

  關於日本新政府提出的“東亞共同體”,成斌指出,當人們思考亞洲和歐洲的異同時,總會想到這些問題:歐洲有“超國家主義”。歐洲經歷了從“歐洲經濟共同體”——“歐洲共同體”——“歐盟”的“一體化”由淺入深的過程。但在亞洲還遠未形成這些東西,更別提“亞洲共同體”。

  他認為,鳩山提出這一理念,意在啟動一個開端。但問題是,當他提出這個設想的時候,關乎“歷史”和“政治”的“配套反應”並沒有跟上。如果鳩山對“東亞共同體”有更高的期望,那麼就有更多的問題亟待解決。

  成斌說,首當其衝的,就是邊界和領土問題。日本與周邊許多國家都有領土爭端:與韓國有“竹島/獨島”之爭;與中國有“釣魚島”之爭;與俄羅斯有“北方四島”之爭。在歐洲,所有這些問題基本上都得到了解決,所以才會有“歐洲經濟共同體”到“歐洲共同體”再到“歐盟”的進化。

  其次,還有歷史問題。成斌認為,日本教科書上對歷史的描述,與亞太許多國家的歷史觀有極大差異。如果一直給孩子們灌輸一種“與事實非常不符”的歷史觀,又怎能期盼成年人坐下來談“大政治”問題!所以“東亞共同體”形成的歷史條件還遠未成熟。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