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歷任美國總統上海情意結(圖)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11-16 09:35:17  


克林頓泡網吧興高采烈。
  中評社香港11月16日電/美國總統奧巴馬在滬行程緊密,卻安排了半天與青年人對話,看得出他為展中美關係對青年人的期待。巧合的是,相比到訪北京時厚重的歷史使命感,之前幾任美國總統在上海時也都多有一顆“年輕的心”。

  里根復旦演講

  大公報報道,1984年,美國總統里根在復旦大學發表演講,提到中國就想起朝氣,這是蓬蓬勃勃的朝氣。上海是一座學術之城、知識之城。上海歷來是你們通向西方之窗,也是我們兩國發表公報、始建新友誼的地方。

  里根告訴復旦的學子們,未來終歸要由年輕的一代來創造。至於個人之間的持久友誼能不能彌合上下輩之間、國與國之間的分歧,就取決於你們了。

  克林頓泡網吧

  就在里根演講14年後,1998年,復旦學子胡丹青與克林頓共同泡網吧,其嫻熟的英語、機智的反應讓美國總統對上海的年輕人刮目相看。

  胡丹青的父親、大公報上海辦事處同事胡功國告訴記者,當天正好是7月1日,克林頓結束上海美國商會的早餐演講後,興沖沖來到附近一家“3C+T”的網吧。正在此上網的胡丹青見到總統到來,隨即在電腦上輸入白宮的網址,克林頓看到多日不見的總統官邸,顯得特別高興。

  之後,胡丹青用嫻熟的英語與克林頓一邊聊天,一邊操作電腦。一旁的美國參議員發問有些尖銳:“中國是否有不允許大眾進入的網站?”所有的鏡頭都對準了胡丹青,克林頓也饒有興趣地坐在身邊等待答案。胡丹青機智地回答:凡是我感興趣的網站都能進。

  尼克松兩角錢買畫

  胡丹青給美國總統留下了深刻印象,而尼克松和克林頓在上海,對申城年輕畫家的丹青之作也情有獨鍾。

  1972年,尼克松到滬發表著名的《中美聯合公報》乃眾所周知。但尼克松曾花了兩角錢買畫卻鮮有人知曉。該畫作者楊順泰告訴記者,當時南京東路的新華書店裡,掛滿了打仗、反修、革命的畫作,楊順泰的畫作《不能讓他缺課》顯得很特別,立刻吸引了尼克松。這是一幅描繪幫助傷殘同學上學的畫作,尼克松認為體現了人道主義精神,毫不猶豫地掏出二角錢買下了時年25歲的楊順泰的畫作。

  1998年,克林頓父女在上海也興沖沖地收下了年輕畫家詹仁左的兩幅牡丹畫作。上海交通大學教授詹仁左回憶說,克林頓神情專注地看著我揮毫潑墨,從第一筆一直看到最後落款蓋章。克林頓說,“我老家有一塊地方,佔地一公頃,有很多畫畫的人,我過去一直去看畫,我很喜歡,也很有感情。”詹仁左為克林頓畫的牡丹題字:“春到人間萬物鮮”。給切爾西的牡丹圖題字為“國色天香”。

  總統申城“秀”親情

  在上海,美國總統多會大秀親情。據說克林頓在滬下榻的房間內,專門設兩門電話,一門是白宮專線,一門是女兒切爾西的專線。

  在遊覽完豫園後,還發生了一個小插曲。克林頓上了汽車,車隊緩緩啟動,行至一家名叫莫師漢堡的快餐店前,前行的總統防彈車戛然停住。尾隨在後的一輛警衛隊車不知道前面發生了什麼事情,訓練有素的美方安保人員立刻衝上去兩邊排開,誰知卻是虛驚一場。原來,切爾西想喝冷飲,克林頓看見莫師漢堡有冷飲供應即命停車。他下車興沖沖買來冰淇淋,父女倆一起解饞。


    相關專題: 奧巴馬訪問中國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