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溫家寶在科技界大會講話 稱科技決定民族興衰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11-24 17:06:04  


 
  今天在座的都是科技工作者。這裡,我想緬懷兩位最近去世的科學家:一位是錢學森先生,一位是貝時璋先生,他們都是我國科學界的傑出代表。

  10月31日,錢學森先生去世了。那天是星期六,早上我還是按時上班。他是8點零6分去世的,我是8點15分知道的。我趕到了301醫院,向這位給國家和人民作出重大貢獻、德高望重的科學家鞠了三個躬,來表達我對他的敬意和哀思。當天夜裡,北京雨雪霏霏。我躺在床上,輾轉反側,難以入睡,錢老的音容笑貌一直縈繞在腦海里。我起身找出當年的日記和與錢老的通信。睹物思人,思緒萬千,一樁樁往事歷歷在目。我跟錢老認識是在上個世紀80年代。那時,我在中央分管科協工作,他是中國科協主席。1990年7月3日,我到他在國防科工委的辦公室去談工作,我們兩人談了很長時間。我的日記記得清清楚楚,他說,整個社會主義建設是一個大的系統工程,作為社會形態應該包括三個方面,就是經濟、政治和意識形態。因此,我們必須提出要建設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物質文明。然後他又強調還有一個基礎,就是地理環境。我作總理以後這幾年去看望錢老,他談的更多的不是科技問題了,幾乎每次都是教育問題。他反覆提到,創新型人才不足是現行教育體制的嚴重弊端,也是制約科技發展的瓶頸。他提出要更加關注教育改革和發展,注重培養具有創新能力的人才。他說,中國現在沒有發展起來,一個重要原因是沒有按照培養科技發明創造人才的方式辦學,沒有自己獨特創新的東西,培養不出傑出人才。他還結合自己成長的經歷說,一個有科學創新能力的人不但要有科學知識,還要有文化藝術修養。我對錢老提出的這兩條意見深為贊同。後來,我每到一所學校,都向師生們講述錢老的這番話。我們要把培養創新型人才作為教育發展的重要目標,這需要從娃娃抓起。不僅要重視發展高等教育,努力創建世界一流大學,更要重視發展小學、中學教育,培養孩子們的創造精神,打好人才成長的基礎。只有培養一批又一批、一代又一代各類人才,特別是創新型人才,中國才有希望。

  貝時璋老先生去世時,我沒有趕上去告別。那個星期天我到他家裡去吊唁。這位老先生在去世的前一天,就是10月28日上午,還邀請北大醫學部生物物理教研室林克椿教授等6人進行討論,一位107歲的老人邀請科學家來討論什麼呢?在得知2009年的諾貝爾獎揭曉以後,他心情一直不平靜。他想起林克椿教授1981年在斯坦福大學化學系作訪問學者時,曾經發現了“由鈣離子促進膜間結合而誘發螺旋狀脂質體”的現象。當時這個成果很受重視,1982年的英國《自然》雜誌以封面文章的形式予以發表。我們有的科研成果其實離諾貝爾獎並不是很遠,也許就一步之遙。他女兒跟我講,那天,老先生精神特別好,跟大家討論了一個小時,而且最後還講,我們要為國家爭氣。我希望老一代科學家像錢老和貝老一樣,繼續在重點科技攻關和創新領域發揮關鍵作用,善於發現和培養青年才俊;青年科學家要繼承發揚老一代科學家獻身祖國的高尚品質和甘於寂寞的奉獻精神。只有大批青年科學家不斷成長起來,站在前輩的肩膀上攀登新的科技高峰,中國的科技事業才能興旺發達,後繼有人。

  中國的現代化是人類歷史上前所未有的大變革。科學技術是推動這場變革的重要原動力。只要用現代科學技術武裝起來,中國這艘巨輪就能產生無盡的力量,任何人都阻擋不了我們前進的步伐。我堅信,中國科技一定能夠支撐和引領我們偉大的祖國實現現代化宏偉目標,中國的現代化一定能夠為人類文明進步事業作出新的更大貢獻!(本文是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在首都科技界大會上的講話。)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