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陳德銘:代表十三億人民談判 反對G2提法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12-03 09:36:27  


中國商務部長陳德銘接受了路透社、國際先驅論壇報的聯合採訪。(資料圖片)
  中評社北京12月3日電/12月1日,正在日內瓦出席WTO第七次部長級會議的中國商務部長陳德銘接受了路透社、國際先驅論壇報的聯合採訪。陳德銘指出,中國政府堅定地支持在2010年結束多哈回合談判。如果要推翻已達成的共識,重頭開始談判,就會失去成功的希望。

  陳德銘在回答路透社記者提問時說:“中國政府堅定地支持在2010年結束多哈回合談判。這首先是因為如果談判取得成功,將每年給世界創造5000多億美元的收益。二是經過8年的不懈努力,談判已完成了80%左右。三是當前世界經濟雖然開始復甦,但仍然非常不穩定,世界需要支持經濟復甦的明確動力。”

  陳德銘也指出,在2010年結束談判是非常不容易的。我們必須尊重香港會議對多哈回合的授權,鎖定目前已取得的成果,將2008年12月農業和非農主席案文作為談判基礎,只有這樣談判才有希望盡快達成成果。如果要推翻已達成的共識,重頭開始談判,就會失去成功的希望。

  路透社記者問:“中國現在是全球最大的出口國和主要的經濟體,但在貿易談判中採取了相對較低的姿態。現在有越來越多的呼聲,包括美歐都希望中國發揮領導力。所謂領導力是一種外交辭令,事實上是希望中國做出更大的讓步,您對這些呼聲有何回應?”

  對此,陳德銘首先更正了記者的一個小錯誤,指出“中國現在是世界第二大出口國”。他表示,簡單地拿出口總量來比較是不完整的。中國有13億人口,全球有66億人口,中國人口占世界的19%,而中國的對外貿易去年僅占世界貿易總量的8.86%。從這個角度看,中國的經濟和外貿規模仍然是相對較小的。更不用說,中國出口的主要是勞動力密集的低附加值商品,我們出口商品的檔次與美、歐相比還有很大的差距。中國很清楚自己雖然取得了一定發展,但中國還有5000 萬貧困人口,人均GDP在世界排名百位以後,我們依舊是發展中國家,所以中國更重要的是,首先要把自己國內的事情做好,使經濟保持穩定較快的發展,這樣才是中國對世界的真正貢獻,這也是我們應盡的責任。

  他說,中國主張在全球經濟治理中不是由一兩個國家說了算,而應由多邊的力量來討論決定,所以中國反對G2的提法,也反對由少數大國來決定多哈回合談判的命運。如果說中國是低調或低姿態,這是因為我們知道自己仍然是發展中國家,是WTO的新成員,是多哈回合談判啟動後加入的新成員。事實上中國也並不低調,而是更多地在代表發展中國家利益訴求的多邊集團中發出聲音,如G20、G33。我們更多地是和發展中國家一起而不是單獨發出聲音。

  陳德銘說,國際上一些人要求中國在談判中起領導作用的外交辭令,其實質是希望中國單獨做出利益讓步,讓個別大國重新回到談判桌上,使它同意談判業已達成的共識。這怎麼可能呢?這是一個發展回合的談判,更應該關注的是發展中國家而非發達國家的訴求。在多邊談判中,我們也不可能給哪個國家單獨做出讓步。大家知道,在談判中要有所得就必須有所付出,所以如果有些國家希望中國做出讓步,我們也必須知道中國能夠得到什麼。我們是代表13億中國人民來談判的,我們必須對自己國家和民族的發展有一個負責任的交待。現在有些非常發達的國家居然也要求享受等同於發展中成員的待遇,這實際上違背了多哈回合是發展回合的根本宗旨。事實上,只有全球發展了、發展中國家發展了,發達國家目前面臨的這些問題才能從根本上解決。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