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聯晚:馬英九與他的CEO不得不走向權力操作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12-12 16:32:42  


  中評社台北12月12日電/聯合晚報今天的社論指出,馬英九找金溥聰出任國民黨秘書長,很多評論都指出,馬團隊人馬“同質性高”的特質更添一層。但從另一角度觀察,馬英九統理“國家”的哲學其實出現了很大的變化。

  社論說,馬英九上任之初,之所以有過“居第二線”的宣示,可能是服膺孔子的教誨:“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拱之”。上任後,馬英九鋪好幾條軸線,如設下不統、不獨、不武的框架,而政府人事則是找來同具精英幹練特質的劉兆玄“組閣”,各部會首長各司其職。但在莫拉克颱風造成天地遽變後,馬英九終究發現他絕無可能繼續留在第二線,“閣揆”倉促易人。

  儘管新“閣揆”吳敦義刻意展現親民風範,馬英九也決定兼任國民黨主席以力挽狂瀾,但三合一選舉還是揭露了殘酷的政治現實。選後一百萬票的逃離,讓馬英九從歸咎“大環境”到終於承認敗選,如今重用金溥聰,“治國哲學”從理想主義的德行之體,還是不得不走向權力之用。

  政論名嘴如今津津樂道馬英九是否如崇禎自戀、金溥聰是否鋒利如刀等話題,但“治國”的核心重點,不能全落在這些掌權者的個人特質,而是執政風格將對“國家大政”和人民福祉產生何種影響。馬英九親自兼任黨主席,如今更坦承金溥聰就是他的CEO,相當程度上,已顯現出了馬基維利的“君王論”思維。這未必是負數,畢竟,為了成就“國家大業”,權力操作乃不得不然,重點在於改革的理想不能失落。

  社論說,“為政以德”的理想本身是值得追求的,但要做到北辰為眾星所拱,並非因為空泛的德行口號,而是為百姓造福的能力,以及對人民痛苦的深切體會。馬英九從最初高居典範宣示的層次,走到如今親自監督改革實踐,並且由金溥聰來貫徹權力操作,終極目的還是應以造福人民為主。若要做到此,就不能停留在與人民痛苦絕緣的知識菁英姿態。如果改變的是權力手段,但沒改的依舊是與民意的隔膜疏離,捨體就用,改革的理想未必如願。

  馬英九坦承金溥聰必須努力化解他個人的爭議性,這句話其實也適用於他本人。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