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韓媒:金正日不敵市場 經濟措施連遭失敗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12-15 11:45:32  


  中評社香港12月15日電/有消息稱,朝鮮為打壓“市場勢力”(通過市場交易積累財富的人)而突然推行的貨幣改革出現後退跡象。對此,韓國情報當局的一位官員發表了上述言論。情報當局的有關負責人評價稱,在朝鮮內部傳開的這一情報具有一定的可信性。

  實際上,朝鮮進入21世紀以後推行了多項市場管制措施,但每次都以失敗告終。用100朝元舊幣兌換1朝元新幣的“2009年版強心劑”也已失去藥效。

  朝鮮在同市場的戰爭中連連告負

  韓國《朝鮮日報》報道,朝鮮在20世紀90年代中期度過數百萬人餓死的危機後,2003年3月採取了“市場獎勵措施”。朝鮮將原來只允許小規模農產品交易的農民市場擴大為可以出售工業品的綜合市場,並向商人收取相當於攤位稅的“市場使用費”和相當於所得稅的“國家繳納金”。朝鮮政府這樣做是為了通過市場來填補配給制崩潰的部分。朝總聯機關報《朝鮮新報》2003年12月表示:“綜合市場是體現朝鮮經濟管理模式的改善深度和幅度的重大變革。”

  然而,朝鮮政權難以忍受市場帶來的“副作用”。賺到錢的勢力開始脫離國家的控制範圍,嘗到金錢“甜頭”的官員開始變得腐敗。禁止交易的石油、煤炭、軍需等在黑市上頻繁出現。韓國商品成為大眾眼中的“名品”。在每天有成千上萬人來來往往的市場上,“金正日健康異常”這種敏感情報也會迅速擴散。

  於是,朝鮮當局於2005年10月公布了政府專賣穀物制度,以先阻止市場上的糧食交易。但是,目前朝鮮國內交易最頻繁的商品就是糧食。2007年2月推行的“禁止居民使用外匯”措施也沒有奏效,只是導致黑市上美元和人民幣的交易價格飈升。去年,朝鮮規定只有50歲以上的女性可以做生意,同時關閉主要集市,但遭到了居民強烈抗議,最後都不了了之。韓國中央大學教授李兆遠表示:“在同市場的戰爭中,當局全線告負。”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