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邵宗海:ECFA非免費午餐 早晚要談政治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12-23 13:53:15  


  中評社香港12月23日電/台灣中國文化大學中山與大陸研究所教授兼所長邵宗海今天在聯合早報發表文章說,兩岸海基、海協兩會,已簽署兩岸漁業勞務合作、農產品檢驗與檢疫、產品標準化檢測與認證合作三項協議。但是,原本要簽署的避免雙重課稅議題,因在最後協商階段未達共識,導致了兩會談判史上第一次出現預定議題無法如期簽署的事例。

  不過,整個“江陳會”的焦點似乎均不在上述三項協議上。這麼攸關台灣產業與人民權益以及兩岸合作關係的協議,台灣民眾與媒體居然都不表重視,而把焦點放在另外的事件上,其中關鍵的因素應是台灣特殊的政治生態所導致。

  最讓台灣民眾關心的議題應是ECFA(經濟合作框架協議),而其中有幾個層面則是經常被討論到的:譬如說ECFA的議題很早就被討論,為什麼一直沒有列入本次會談的議題裡,這到底是北京杯葛還是台北無能?再譬如說,ECFA最終的簽署到底應在何時?或者說簽署後,台灣地位會否因而矮化或稀釋?當然最重要的是,一旦簽署ECFA,大陸產品傾銷而來,會否淹沒台灣?

  ECFA沒有列入第四次“江陳會”議題中,倒是比較容易解釋。因為從1993年辜汪會談開始,所有在會談中列入的議題,都需要幾個月的時間,由幕僚事先密集討論與協商,在幾乎達成全部共識後,才會放進兩會領導人會談的議題裡。而ECFA雖在第四次“江陳會”之前有被兩會幕僚討論,顯然並沒有完全達成共識,才使得它最終沒能列入到議題。

  至於說簽署ECFA後台灣會否被矮化,馬英九已多次說明:這是一項平等互惠的協議,不會出現“一中原則”的前提,當然就不會矮化的問題。12月17日馬英九更是強調“簽署協議絕不會削弱台灣“主權”或損及利益”。

  而且,海協會會長陳雲林12月18日在北京也表示,商簽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是一個單純的經濟問題,不涉及任何政治敏感問題;另外,涉及到簽署後大陸大產品傾銷而來,會否因而淹沒台灣?“陸委會”企劃處長朱曦也說:ECFA這個框架協定就如同一本書的目錄,只是確定未來雙方要開放與合作的範圍,至於大陸會有什麼產品進來,還有待兩會後續磋商才會有內容。

  政治議題早晚會提出

  總而言之,ECFA的協商與協議的簽署,已不是會不會的問題,而是什麼時候的問題,但是衝擊台北當局的問題還是源源不斷。試以挑選幾個發展事態來說明上述的憂慮:

  首先,是台灣民眾對ECFA這項議題了解不深,《中國時報》12月11日公布的一項民調顯示:只有19%的民眾自認還算了解,48%受訪者表達支持,也有38%反對,說明台灣民眾對此議題很憂慮、信心不足,共識難以凝聚。因此,反對黨的批判與杯葛能打動民心。這次民進黨能發動群眾來示威遊行,就是在人民所知有限下,反對的訴求更容易深得人心。這樣的對抗激化社會對立,不利台北今後想繼續推動溫和大陸政策的措施。

  其次,避免雙重課稅議題被擱置,是因為涉及課稅“主權”難以撇清,說明了未來兩會協商將面臨政治內涵的挑戰。其實,在第三次“江陳會”中的司法協助議題,已產生類似困擾,只不過當時雙方沒再深入探討司法管轄權的定位,遂使“主權”爭議得以平息。

  最後,北京同意配合台北提出的ECFA議題,不會是完全免費的午餐。政治議題的提出,將是時間早晚的問題。胡錦濤在APEC“連胡會”上說,雙方要為共同破解政治難題創造倏件,這是重要信息。“兩岸一甲子”研討會上,大陸學者集中火力提出和平協議盡早上談判桌,是另一個信息。我們將拭目以待,看台北先經後政的優先順序還能支撐多久。


    相關專題: 第四次陳江會談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