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上海世博中國館揭秘:宛如天下糧倉(組圖)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1-05 10:18:27  


中國館被譽為“東方之冠“、“中國器”、“天下糧倉”。
  “到現在為止,還沒有人和我說,‘中國館一點都不中國’。”2010年上海世博會中國館總設計師、中國工程院院士何鏡堂對《瞭望》新聞周刊記者說,這讓他頗感欣慰。

  在世博會的歷史上,不乏驚世建築之作。1889年巴黎世博會給世間留下300米高的埃菲爾鐵塔,成為人類進入工業文明時代的里程碑。

  1905年,流亡歐洲的中國思想家康有為來到巴黎,三次登臨鐵塔,憑欄四顧,留下詩作:“浩浩淩天風,高標卓碧落。邈邈虛空中,華嚴現樓閣……俯視下界人,城市何莫莫……問此何都市,巴黎稱霸國。”

  1889年,是普法戰爭後的第十九年,法國,這個在普法戰爭中戰敗的國家,需要一次世界博覽會鼓舞民眾、重振國威,不僅要在工業化的潮流中追趕領先的英國,還要與德國、比利時等國家競爭。聳入雲霄的埃菲爾鐵塔,承載著法蘭西民族重新屹立於歐洲大陸的信念。

  中國館被譽為“東方之冠“、“中國器”、“天下糧倉”,它承載著怎樣的信念?何鏡堂說:“看到同樣的事物每個人的觀點會各自不同。作為中國館設計者,我認同它宣示了中國精神。一百年中國被人欺負的日子結束了,莊嚴、繁麗的斗拱造型,給人以中國上升與自豪的感受。”

  何鏡堂如履薄冰

  高度69米、總建築面積16萬平方米的中國館,其上大下小的倒金字塔造型,曾經引起了爭議。其實,它取法的是中國古建築的一個經典構件:斗拱。

  斗拱通過力學原理,將梁對外挑屋檐的受力傳輸到立柱,從而解決了大面積挑空屋頂的受力難題。斗拱向外出挑,使建築物出檐更加深遠,造型更加優美、壯觀。在中國古代,斗拱是區別建築等級的標誌,越高貴的建築斗拱越複雜、繁華。

  2007年4月25日,中國館建築方案向全球華人公開征集。截至這一年的6月15日,共收到344件應征方案,經層層篩選,最終2件作品脫穎而出。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