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美國從金融危機中學到什麼?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1-15 11:02:23  


  美國從來不是一個缺乏“盛世危言”的國家。它今天深陷各種危機中,美國專家、學者和意見領袖們更是坐立不安。他們利用一切傳播手段不斷批評政府的政策弊端和決策失誤,毫不留情地揭露華爾街的貪婪,喚醒民眾的公民意識與職責。

  新年之際,這樣的建言更是鋪天蓋地,席捲了主流媒體,也引起很多人的共鳴。這些建言雖然與節日氣氛不那麼和諧,但反映了美國知識精英的憂患意識,對社會起到了“大罵大幫忙”的作用。

  經濟最困難的十年

  歲末年初,美國知識精英最為擔心的還是經濟。除了提醒民眾應該對這場金融危機有充分認識和準備外,他們還警告政府應對危機的能力不可絲毫放鬆。去年11月的經濟數據顯示,美國失業人口增加趨勢放緩,新房銷售上升,讓奧巴馬總統和一些政府官員沾沾自喜。專家們警告說,過去十年的美國經濟(1999-2008)是美國現代歷史上最糟糕的。2009年的數據還沒有出來,相信情況不會有任何好轉。

  近日公布的12月失業人口再次攀升,給經濟很快復甦的幻想潑了一瓢冷水。專家們指出,美國需要新增1000萬個工作機會才能與金融危機開始前的就業水平持平。最近一兩年內,要達到這個目標絕非易事。

  與二戰後比較,美國今天的就業困境更為明顯。自上世紀40年代以來,美國工作機會每十年增長幅度一直低於20%。2008年中產階級家庭的實際年收入扣除通貨膨脹因素後,要比1999年更低。這樣的經濟困境對普通人的影響顯而易見,需要救助的窮人增加。今天,每八個美國人中就有一人領取政府發放的食品券,每四個兒童中就有一個領取政府食品券。《紐約時報》報道,有600萬美國人聲稱他們唯一的食品來源就是這些食品券。

  多數美國知識精英認為,美國應該借此機會建立一個新型的綠色經濟模式,必須帶來更多工作機會。他們贊同奧巴馬政府的經濟政策以發展環保型新經濟與開發新能源並重,但特別強調,必須注重發展失去競爭力的製造業,因為製造業是一系列基礎設施建設的關鍵。

  美國健康保險改革與經濟振興有密切聯繫。專家們批評,政府耗時一年多出台的法案存在重大缺陷,最關鍵的是缺乏有效措施控制不斷上漲的醫療費。

  關於危機的責任

  對危機困境的根源,專家們見仁見智,但比較一致的看法是,美國政府和國會應該負主要責任。他們指責布什政府忽視全球環保問題,在年年赤字的情況下不惜大舉外債,給美國人帶來創紀錄的債務。專家們還認為,華爾街的貪婪和共和黨政府缺乏金融監管也是重要的原因。

  發人深省的是,專家們認為美國媒體和美國民眾也應該為危機負責。他們批評說,媒體的獨立監督作用有弱化趨勢,為了迎合一些讀者對娛樂信息的愛好,媒體逐漸娛樂化,過多關注聳人聽聞的事件或明星艶事,從而忽略了有關國計民生的報道。

  越來越多的美國人不關心政治,年輕人對科學缺乏興趣,對儲蓄的重要性缺乏認識。更為嚴重的是,他們不善於從歷史中吸取教訓。

  美國在世界上確立唯一超級大國地位後,給全球帶來了不可比擬的影響力,在相當長時期內向全世界展示了其社會制度帶來的強大軟實力。的確,世界正在重新審視美國的全球影響力,不過,現在就認為美國超級大國地位不再,經濟活力盡失,還為時尚早。

  應該看到,這次美國經濟危機與大蕭條時期相比還有很大差別,今天美國的社會制度和經濟體制仍然有較強的修復能力,能否振興經濟是檢驗這一能力的最佳試金石。面對今天的困境,中國當然應該繼續走好自己的路,但誰也無法預料這些問題肯定不會在中國出現。關鍵是,中國可以汲取什麼教訓?

  越來越多的美國人不關心政治,年輕人對科學缺乏興趣,對儲蓄的重要性缺乏認識。更為嚴重的是,他們不善於從歷史中吸取教訓。(來源:《聯合早報》 作者:鐘布 任教於美國賓州州立大學)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