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對華強硬派放好戰言論 學者:望印度以史為鑒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1-24 10:23:33  


印度山地作戰部隊在冰川上巡邏。(資料圖)
  讀了《環球時報》2009年12月31日發表的《印軍研究與中巴“兩線作戰”》一文,感覺如鯁在喉,不吐不快。在當前世界求和平、謀發展的大背景下,如此赤裸裸的好戰言論在印度仍有市場,實在令人驚訝。究其原因,無非是印度一些所謂對華“強硬派”固守過時的冷戰思維,對中國的快速發展惶惶不可終日。當然,也不排除一些好戰分子故意危言聳聽,為增加軍費、擴軍購武尋找借口。其實,印度完全沒有必要對中國如臨大敵。中國有句古話,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中國在歷史上遭受過西方列強的侵略,有過屈辱的半封建半殖民地歷史,在抗日戰爭中付出了巨大的犧牲。中國一心一意要把自己的國家建設好,過安定幸福的日子,從來沒想過要和誰打仗。中國也不靠武力去攫取別國的領土,而是靠和平談判解決了同周邊大部分鄰國的領土爭議。不知道印度一些人整天叫囂所謂的“中國威脅論”,究竟有什麼事實根據?

  印度同幾乎所有鄰國都有邊界爭議,歷史上同巴基斯坦打了幾次仗。現在有人又想搞什麼“兩線作戰”,真不知道這樣鬧得四鄰不安對印度有什麼好處。2008年印度孟買發生恐怖襲擊,印度一口咬定是巴基斯坦恐怖分子幹的,差點大打出手。反而是中國在印巴之間斡旋勸和。事實證明,中國並沒有在印巴矛盾中漁利。印度少數人的言行完全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當然,印度也有許多有識之士。印度總理辛格看到了溫家寶總理2007年在新加坡發表的題為《只有開放兼容,國家才能富強》的演講後,呼籲印度官員和國民都認真學習這篇演講。印度領導人認識到,印度要想發展,就一定要改變舊的思維模式,走開放包容之路。然而,有些印度人並沒有聽辛格總理的勸告,仍然坐井觀天,固守偏執的冷戰思維。《印度快報》總編輯古普塔曾感慨地說,“我們必須成熟起來,不要一提到中國,就想到‘邊界’或者‘威脅’”。

  印度要想做“有聲有色的大國”,首先要具備大國的心胸,學會與鄰國友好相處之道。希望印度一些人能以史為鑒,摒棄對中國的敵視和偏見。中印兩國25億人民需要的是和平與繁榮,而不是戰爭和衝突。中印和則兩利,鬥則兩傷。究竟是想“兩線作戰”,還是想和平共處,相信印度領導人和人民會作出明智的選擇。(作者:柳 楚——北京學者。來源:環球時報)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