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人民日報:美國推銷“網絡自由”無非為私利
http://www.CRNTT.com   2010-01-25 09:02:52


希拉里站在道義制高點,推銷“網絡自由”,可謂獨具匠心。
  中評社北京1月25日電/人民日報今天刊載何振華評論員文章,直斥美國在所謂“網絡自由”問題上雙重標準,不管是人權大棒、民主輸出,還是“網絡自由”,手段頻繁變換的後面,無非還是四個字:美國私利。

  文章說,如果想要取得“道義制高點”與“實用主義”的雙重功效,拿所謂的“自由”做說辭,恐怕是一個討巧的選擇。

  日前,在關於“網絡自由”的演說中,美國國務卿克林頓四次提及中國,指責中國的互聯網管理政策,並表示要將“不受限制的互聯網訪問作為外交政策的首要任務”。

  克林頓的“網絡自由”喊話,可謂獨具匠心:我主張“網絡自由”,誰敢公然反對?讓自己站在自由的對立面?

  這正是她上台之初即主張的“巧實力”。站在道義制高點,推銷“網絡自由”,不僅不會像直接干涉別國那麼令人反感,還可以將被批評者置於道義低谷,讓其有理也顯得沒理。

  然而,如果道義制高點缺乏現實支撐,難免最終踩空。就拿谷歌被攻擊來說,美國在呼籲中國徹底調查前,是否也調查一下本國黑客的攻擊問題:不久前,最大中文搜索引擎百度被攻擊,其域名注册服務商就在美國。

  再看看美國的“網絡自由”:為了抵制網絡色情,美國《兒童互聯網保護法》規定所有公共網絡資源必須安裝色情過濾軟件;為了應對威脅,美國國防部專門創建了網絡戰司令部;在“9.11”事件後,美國出台的《愛國者法》,明確規定警察機關有權搜索公民的電話、電子郵件通訊記錄;在美國很多地區,經常播放拉登講話的“半島”電視台及其網站是被過濾的,因為它們“傷害美國人民感情”……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