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找回王媽媽支持,就代表馬找回深藍基本盤?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1-25 12:10:38  


 
  讓馬大受刺激的文章:我媽說,對馬英九沒感覺了!

  媒體人王尚智在部落格一篇“我媽說對馬英九沒感覺了”的文章(發表於2009/12/08 ),主要內容如下:

  有關馬英九的最新民調今天報紙一出來,馬英九的“33%”對比著蔡英文的“43%”,我媽說她當場恍然大悟。

  “難怪我這個‘超級馬迷’心中一直感覺怪怪的,”電話裡她有種疑惑與澄清交雜的語氣,“我不知道為什麼對馬英九開始沒有感覺了!原來,不只是我一個人而已。”

  民調數字最重要的參考價值,是針對那些“沒有意見表述能力或管道的大多數民眾”,數字中揭露了他們的態度與意向。

  政治、宗教或娛樂領域的明星級人物都是一樣的,一旦“人氣開始散去”,往往結果只會隨之“雪上加霜”。

  馬英九還能只是“感謝民眾的寬容”,而不深切自我檢討?選舉勝敗可從來都沒有“寬容”,無論投給國民黨剩下的47%,或者剩下支持他的33%,這些數字說到底就是民眾“開始對馬英九沒感覺”的警訊,而且背後意味著“支持者正在起身離開”的徵兆!

  特別是像我媽這種“年長、基層、婦女、看新聞、憑感覺”的族群,無論藍綠,向來都是在政治支持度上是一種民間“最早進入、最晚離開”的群體。

  藍營方面,這種一向屬於國民黨或馬英九個人最“底層”的鐵桿支持者,從來都不是“中間選民”,也從來不會在“單一政治事件”或“個人民主素養價值”上,因為菁英思辨或媒體批判的外來影響,讓他們的立場不穩而變動。

  他(她)們都是要直到所有累積的綜合感受,令他們真的感到疑惑與不安!他們甚至會“自責”自己,怎麼會沒有動力繼續支持呢?有時陷入某種內在價值的認知失調。

  我老媽,多年來是每一回馬英九現身花蓮,都會吆喝姊妹淘們“上街力挺”這種程度的狂熱“馬迷”。一旦連她的支持熱情,也出現“自然而然的冷卻”,並且到這般 升起疑惑的地步,那可就完全可以反應出全台灣這些“年長、基層、婦女、看新聞、憑感覺”的馬英九支持者,他們心中對小馬哥的“水溫”如何了!

  事實上,台灣民眾早在這一次地方選舉中,毫不保留的驗證出選民更傾向是“選人不選黨”了。

  這種演變也是必然!在兩次政黨輪替之後至今,民進黨或國民黨“上台”都只是證實:無論是由那個黨主政,除了滿口好聽的願景與決心,那些真正應該看到的“施政成效”,卻從來沒有“貫穿到基層民間”的切身感受之中。

  當所有“政黨對決”的選舉結果呈現出選民期待,但之後檢驗“換人執政”的結果,卻依然是充滿著藍綠皆同的“行政邏輯考量”和“公務機關心態”沒變!絕大多數基層民眾不用被別人鼓吹,自己心中也都會發現:原來其實“選哪個黨都一樣”!只是選看看,“哪一個人比較能做,或比較不貪”而已。

  馬英九魅力的本質,早先在於他有著“被期待與想像的空間”。
  
  在陳水扁過去的對比之下,也對比著國民黨百年老店的僵化形象之下,馬英九“清廉與清新”當時帶來明星般的人氣光環。
但如今,基層民眾手中選票的支持與託付,對照著自己的生活現況,越來越感覺到支持馬英九好像有點“所託非人”!或者“好像也沒差太多”!

  而這種民意支持“鈍化疲乏”的結果,從最近的民調數字都可以看見。

  對於根本上是以政治“明星光環”造就支持度的馬英九,既非他真正擁有“鮮明政治性格”或“嚴謹領導能力”,乃至“派系手段實力”!馬英九身上的光芒是“期待”!除此之外,各方若還能肯定的,應該只剩下他算是善良的好人了。

  於是馬英九所作所為,一旦讓人喪失“繼續期待”的動力,在所有渴求真正“生活更好”的基層民眾心中,他的支持度是否會越來越像是一股“風吹即散”的空氣呢!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