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吳建民:鄧小平稱中日友好要持續到23世紀後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1-27 12:24:08  


 

  第一,全球化加深各國間的利益相互依存度。我們正在經歷的這場嚴峻的金融危機是非常好的例子。如果設想一下,40年前美國爆發了這樣的金融危機,這種危機對中國不會有任何影響,中國人還會說是危機爆發了,敵人一天天爛下去,我們一天天好起來,40年前中國人還在搞文化大革命。可是這場危機到來的時候,胡錦濤主席講的八個字在世界廣為流傳,得到大家的認可,就是“攜手合作、同舟共濟”,因為大家已經連接在一起了,必須攜手合作、共同應對這樣的一種連接在一起的相互利益的關係。

  第二,人類面臨前所未有的、嚴峻的共同挑戰。氣候變化也好、恐怖主義也好、跨國犯罪也好、流行疾病也好,這些挑戰沒有一個國家可以單獨應對,人類只有聯合起來。這兩大因素決定了大國關係雖然有矛盾、衝突、摩擦和交流,但是主導面是合作。

中美關係共同利益大於分歧

  第三點,著重講一下中美關係。今年是建交31年,中美之間有沒有矛盾和分歧呢?當然有。我們兩個國家政治制度不一樣,歷史文化傳統不一樣,發展階段不一樣,這就決定兩個國家之間必然有很多的矛盾、分歧和意見不一致的地方,經常會有一些摩擦,這是必然的。從1979年1月1日中美建交到現在,這麼長時間,回頭看這31年,中美關係有了大發展。我1971年11月11日隨同中國出席聯合國大會的代表團到達紐約,後來常駐紐約。我在美國前後住了十年,剛去的時候到大街上看看,到美國的超市看看去,有什麼東西是中國造的啊?沒有任何東西是中國造的。那個時候買的都是其它國家製造的東西。

  現在去美國,去了以後,很多美國朋友說:吳大使給你選一件禮品。一看是中國製造,想買一個中國製造的禮品很困難。現在,這種雙方之間,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依存的關係誰都想不到。但是為什麼這30年如此迅猛地發展?就是因為有一個共同的利益,一個巴掌拍不響,共同利益是雙方需要的,共同利益對雙方都有好處,所以才有這麼大的發展。正是由於中美之間存在的共同利益,這31年中美關係才有了巨大的發展。

  中美之間的分歧有沒有?當然有。比如台灣問題、售武的問題,中國人非常反感向美國人進行交涉,西藏的問題美國人有些表態我們也很不贊成;貿易摩擦問題也不時有一些,這些中國人都是有意見的。但是你再想一想,這些問題是今天剛剛冒出來的嗎?不是,是相當長時間都存在的。這些問題的存在當然會使雙方關係引起摩擦,有些交涉也並不太愉快。但是回頭看這31年,有這些問題並沒有影響或者使兩國關係停頓甚至完全倒退,這就說明雙方在處理這些問題的時候都考慮了大局。我認為在這個過程中,我們特別要回顧一下小平同志當年對中美關係發展的基本看法。從鄧小平到今天的胡錦濤主席:中美之間有共同利益,也有分歧,但是我們的共同利益大於分歧,這是中美雙方很重要的論斷。

  1989年中美關係跌入低谷的時候,鄧小平講了16個字,“增加信任、減少麻煩、發展合作、不搞對抗”,這16個字今天仍然是適用的。我們之間有矛盾,有很多意見不同的東西,有摩擦,中國人對美國人的一些說法很反感,這是必然的,但是從大的情況來看,保持和發展中美關係,使得兩國關係能夠繼續向前推進,這符合中美之間的共同利益。就像胡錦濤主席多次講到的,美國是世界上的超級大國,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我們雙方的關係好不僅有利於雙方,而且有利於世界。當然,這並不意味著雙方之間的關係出現矛盾和分歧時不進行交涉,當然要進行交涉。有摩擦,有爭論,有的時候甚至不愉快,但都會理性客觀地考慮未來長遠的發展。這是我關於中美關係的看法。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