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彭淮南:金融本質不穩定 經濟思維應重檢討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2-08 11:26:34  


  中評社台北2月8日電/金融海嘯餘波盪漾,歐洲債信危機山雨欲來!台灣“央行”出版“全球金融危機專輯”,台“央行”總裁彭淮南說,金融危機的本質是金融不穩定,反映的是資產價格的大起大落;鑑往知來,過去影響深遠、居於主流地位的總體經濟思維應該重新檢討,金融監理制度必須和金融自由化、以及金融創新同時並進發展。彭淮南的序文看得出央行此刻除了穩定物價之外,也強調適度管制的必要。 

  據中廣新聞報導,彭淮南幫“央行”出版的專輯寫序,序中提到,2007年金融海嘯和1930年代的經濟大蕭條,雖然有不同的時代背景和處理態度,不過,共同特徵卻是,金融危機本質是金融不穩定,反映在資產價格的大起大落。 

  世人必須深層思考預防危機再度發生,過去影響深遠的主流總體經濟思維也應該重新檢討。 

  彭淮南指的是,1920年代美國放任的自由主義,股市房市泡沫破滅之後,造成1930年經濟大蕭條,銀行破產、信用緊縮、失業率高達百分之二十五;之後凱因斯在1936年提出政府角色的理論,合理解釋了管制經濟學。 

  然而,政府財政惡化、長期管制又帶來扭曲,在1970年代出現停滯性通膨,於是以傅利曼為首的貨幣學派抬頭,確立穩定物價是央行的首要職責;同一期間,強調市場機能的效率市場和理性預期也成為市場信仰主流;1980年代之後,市場導向大行其道,金融創新、自由化和國際化,伴隨而來的是國際資本移動,引導1997年的亞洲金融風暴。 

  彭淮南說,造成危機的問題沒有改變,金融監管制度不能和金融自由化、以及金融創新同時發展並進;各國快速感染金融危機、相互影響,終於觸發蝴蝶效應,2007年美國次貸危機帶來始料未及的嚴重後果。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