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專家:海灣戰爭後中國迫不得已優先搞撒手鐧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2-10 10:21:41  


新型岸艦導彈裝車待發。圖中導彈為國產岸防型鷹擊-62反艦導彈。
  中評社北京2月10日電/20世紀90年代以來掀起的新軍事變革大潮,讓中國的國家安全面臨嚴重挑戰。怎樣把危機變作轉機,光明日報特邀軍事科學院研究員劉志青就此發表看法。

  主持人:當今世界新軍事變革正如火如荼,照此發展下去,對於國防費有限,尚處於機械化、半機械化,未擺脫“大陸軍”痕跡的中國軍隊來說,無疑是個危機。

  劉志青:是的。世界新軍事變革興起已近20年,這是以信息技術為核心導致的一次軍事領域的飛躍。發達國家信息技術起步早,而中國等起步較晚發展中國家,確實較之發達國家存在落差。

  美國啟動新軍事變革最早,投入最大,進展最快,範圍最廣,不僅與發展中國家軍隊形成時代差,也拉大了與其他發達國家軍隊的距離。俄羅斯重視新軍事變革、信息戰和“第六代戰爭”的理論研究,針對軍費拮據,重點發展信息化武器裝備、指揮自動化系統,繼承和發展了蘇軍的信息優勢。英、法、德、日等發達國家追隨美國啟動新軍事變革,根據自身需求進行調整改革,各具特色,形成信息化條件下作戰的能力。印度和中國等發展中國家,經濟、科學技術還不十分發達,只能在某些方面有選擇地實行軍事變革,雖已初見成效,但追趕發達國家的道路依舊漫長。

  主持人:囿於國防經費有限、創新能力及科研技術等諸多原因,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軍事上的差距會不會進一步擴大?

  劉志青:有這個可能。目前世界發展失衡加劇,發達國家積極參與軍事變革,發展中國家正在啟動,還有一些無法參與軍事變革的貧窮落後國家。世界軍事變革的結果是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之間、發達國家內部之間、發展中國家內部之間,軍事上的差距會進一步擴大。此次軍事變革的技術特征是來自於以信息技術為核心的一大批高技術群的發展,同時軍事變革又牽引著科學技術獲得深入發展,進而推動新軍事變革向更高層次邁進。金屬化軍事變革不少於4000年,火藥化軍事變革不少於1000年,機械化軍事變革不少於100年,而信息化軍事變革在未來30~40年內就能大體完成,相對而言時間較短。近期幾場局部戰爭表明,發達國家已呈武器裝備智能化,指揮控制自動化,作戰樣式體系化的勢頭。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