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韓媒:中國市場的虛與實 從三個方面大剖析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2-13 09:48:44  


 
  二、中國能否成為世界經濟的引擎?

  家庭消費10年來增長10%,2020年有望成為第一消費大國

  儘管如此,世界關注中國消費市場是因為其發展速度快。近10年來,中國的家庭消費年均增長10.9%.麥肯錫全球研究院(McKinsey Global Institute)資深董事Richard Dobbs接受本報電子郵件採訪時預測說:“中國的民間消費若按目前的走勢,到2025年將繼美國、日本之後成為世界第三大消費市場。”若此,中國的民間消費在GDP中所占比率將提高到39%,按購買力評價(purchasing power parity)標準,中國中產階層人數將增加到目前美國中產階層的2倍。

  還有比這更樂觀的展望。瑞信銀行的首席經濟師董濤展望說:“到2020年,中國的消費市場規模將達到15.94萬億美元,占全球消費市場的23.1%,超過美國成為世界第一消費大國。當然這樣的展望有前提,即,年均經濟增長持續達到7.5-9.8%;物價上漲率保持5%;到2020年人民幣升值到1美元兌換3.75元人民幣(目前為6.8元)。儘管如此,這表明對中國內需市場的發展持樂觀的態度。

  2008年和2009年,因全球經濟蕭條,中國經濟發展的引擎——出口遭受了很大的打擊。在此情況下,中國的消費市場起到了“救星”作用。2009年前三季度,中國經濟增長7.6%,其中居民消費(包括政府消費)貢獻率達到4個百分點,全年消費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52.6%,這足以抵消了出口(扣出進口的淨出口)降低(3.6個百分點)所產生的損失。同期,投資貢獻度為7.3個百分點,遠遠超出消費。消費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自2005年以38.5%觸底後,連續四年保持增長勢頭。

  從歷史上看,大多數國家人均國民收入達到兩三千美元時,消費者就開始打開錢包。中國2006年人均國民收入就超過了2000美元。據瑞信銀行報告,2009年中國八大城市收入前10%的人群年均收入達6萬美元,比2004年劇增了255%.收入後20%的人群的收入也比2004年增加50%,約達到4000美元。據同一項調查顯示,中國人的儲蓄率也在明顯下降。2006年家庭儲蓄率占可支配收入的25%,2009年則跌至12%.

  此外,中國的城市化發展快速,消費傾向積極的“80後”、“90後”進入消費市場,得力於此,中國的消費市場進一步擴大。據預測,中國的城鎮人口從 2008年的約6億人增至2025年的10億人。中國自上世紀70年代後期改革開放後,實施了一個家庭一個孩子的計劃生育政策。如今80後、90後已完全進入消費領域。專家預測,他們與“高儲蓄,低消費”的父母一代不同,將成為消費的主要人群。

  全球咨詢公司貝恩公司的專家何弘基於上述消費增長展望預測說:“具有巨大購買力的一級城市目前只有3個(北京、上海、廣州),但2020年將增至20 個。”他還認為,今後10年是中國企業和跨國企業爭奪中國內需市場這一全球最大市場的時期。據認為,今後10是中國在構建本國品牌上取得重要發展的關鍵時期。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