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 
中國空間站突破關鍵技術 開始進入生產階段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3-10 10:14:03  


中國“天宮一號”模擬對接圖。(資料圖)
  中評社北京3月10日電/中廣網消息:日前有報道稱中國已經選拔出女航天員,為了解消息是否屬實,以及中國載人航天近期有何進展,中廣軍事記者專訪全國人大代表、總裝備部原副部長張建啟中將。

  中國空間站突破關鍵技術,開始進入生產階段

  記者:張部長,能否請您介紹一下中國載人航天後續發展的趨勢?

  張建啟代表:按照中央四號文件的精神,載人航天發展戰略分三步走。第一步是突破人進入空間並且返回技術——這是一切的基礎。神舟五號楊利偉等人的順利的返回,以及神舟六號等,以這些為標記,中國載人航天已經完成了三步走的第一步。第二步就是要突破兩個關鍵技術:一是突破航天員出艙技術,第二是突破空間交匯對接技術,然後建立中國的自己小型實驗室。以神七為標記,航天員出艙技術已經得到了突破。下一步突破交匯對接技術——也就目標飛行器,它實際上也是空間實驗室的初步狀態。等神舟八號、九號以及十號進行三次對接之後,中國航天就能完成第二步工程的任務。

  預計2011年初先發射目標飛行器,接著就是神舟八號、九號以及十號的對接。神舟八號進行的肯定是無人對接,至於有人對接是神舟九號還是十號進行,要看八號對接的順利程度。如果神舟八號交匯對接很順利,那下面就很可能進行有人對接,完成第二步戰略目標。第三步是建立中國自己的空間站,二十多噸的核心艙加上實驗艙,構成中國自己的小型的空間站。

  記者:空間站是“天宮一號”嗎?

  張建啟代表:“天宮一號”是空間實驗室。

  記者:這個計劃據說要推遲到2011年。

  張建啟代表:空間實驗室計劃推遲到2011年上半年。

  記者:推遲的原因是什麼?

  張建啟代表:交匯對接技術還是有一定難度的,畢竟中國是第一次在做方面的研究。目標飛行器經過這次重新設計,它的壽命變得比較長,達到了兩年。八噸重能達到兩年使用壽命,這其中使用了很多新技術。另外交匯對接技術上,對數據測量、控制等方面都需要新的技術突破。

  神舟八號、九號以及十號,從八號開始就會進行很多改進——從神舟一號到七號在技術上就有很大的變化,它要成為一個嶄新的天地往返飛行器,需要進行很多改進,在技術上有一些難度,在可靠性上要求更高。天地往返系統對技術的要求很高,所以為了確保成功出發,寧可稍微往後推一點,也要保證它的成功。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