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中時:政客太多 讓台灣走不出停滯的輪迴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3-14 09:32:35  


楊志良有關選舉操作的批評,讓人心有戚戚。
  中評社台北3月14日電/中時今天社論說,因健保費調漲問題請辭的“衛生署長”楊志良,決定離開公職後,似乎“豁出去了”,不但直言辭職後,長官就不得不重視健保費率問題,還想發起公投,規定“每隔一年至多只能有一次選舉”;楊志良認為台灣選舉頻繁,“禍國”殃民,為了選票,很多事都不敢做,甚至為了區域型、地方型選舉的幾百張選票,就阻止了對絕大多數人民有利的政策。他對此深不以然。

  楊志良這番有關選舉操作的批評,讓人心有戚戚。然而,仔細分析,造成政務無法順利推展的問題根源其實並不在於在選舉過多,而是因為政客太多,而且政客對所謂的民意需求與流向有著錯誤的理解。

  社論說,長久以來,很多政治人物都認為可能增加人民負擔的政策,如加稅、增稅、提高某些公用事業的費率等等,都是不受人民歡迎的,也因此會影響選票,在“選舉前”不宜提出;這次楊志良要提高健保費率,也被部分藍委批評為白目,不滿“他難道不知道選舉快到了?”聲浪四起。

  老實講,民進黨和國民黨這兩個政黨真的是“二哥不用笑大哥”,多年來,不論是哪個政黨執政,幾乎只要遇到選舉,公共政策該做的不敢做、公用費率該調的不敢調,這次的健保費率調漲是如此,討論了二十年卻始終只聞樓梯響的“證券交易所得稅”也是如此,還有,即使吳敦義表示將在明年實施軍公教課稅,但是在藍綠“立委”誰也不想得罪選民的情況下,加上又將進入“總統”大選期,這個政策是否能夠如期實施,變數還很多。

  為了選舉、為了選票,政治人物、政黨不敢調漲各種費率或者稅率,因擔心會踩到地雷。然這種不作為的消極心態,真的能夠討好選民?似乎也未必。二○○八“立委”及“總統”大選前,全球油價飆漲,當時執政的民進黨因為擔心影響選情,油價凍漲五個月,結果中油總共虧了數百億元,但凍漲政策並沒有幫到民進黨的選情,民進黨兩個大選都輸了;更不用提宣布停建核四,造成政府近五千億元的損失,加速台商的外移風潮等等。 


【 第1頁 第2頁 】 


    相關專題: 兩岸新局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