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谷歌退守香港 美媒狂言對華斷網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3-28 08:15:26  


  中評社香港3月28日電/谷歌移至香港的做法引起種種猜測:它究竟是給自己也給中國台階下,從此“在商言商”,還是要鑽中國“一國兩制”的空子,以香港為基地繼續挑戰中國政府?中國的反應又會是如何呢?從此放過谷歌,漠視其存在,還是“趕盡殺絕”,動員谷歌的所有中國合作者與其絕交?有分析稱,這兩個問題很可能複雜地撞在一起,而谷歌今後在“大中國區”的表現將是第一位的。

  文匯網引述《環球時報》消息,在剛剛過去的一兩天,美國輿論尚未因谷歌事件平靜,最極端的一篇評論出現在美國網絡媒體ZDNet上,該文作者公開鼓動美國IT業對中國“斷網一天”,作為對谷歌的聲援。

  這種歇斯底裡的想法被中國專家認為“不太可能被美國付諸實施”,因為如果美國真敢這麼做,將被國際社會的譴責淹沒。但專家認為,這種極端聲音也不應被置若罔聞。谷歌創始人謝爾蓋•布林24日也出面攻擊中國,要求奧巴馬將反對中國網絡審查作為“高度優先議題”。令他們失望的是,美國國務院回應的口氣相對溫和,這被外界分析為華盛頓不想因谷歌與北京對撞。但《華爾街日報》傾向於相信,谷歌與中國的較量“遠未到收場之時”。

  宣稱設立反網絡審查日 

  揚言給中國斷網一天的文章23日出現在美國網絡雜誌ZDNet上,該網站撰稿人湯姆•福斯基宣稱,谷歌反對中國審查制度的勇敢行為令人讚賞,但卻沒有得到美國其他網絡公司太多的支持,只有雅虎一家公開聲援谷歌。他寫道,“為了支持谷歌,來一場更加廣泛的示威怎麼樣,比如說某一天,網絡管理員們切斷所有源自中國的信息流,如果中國政府反對這種行為,正好可以凸顯公開互聯網服務的重要性,當然,一些無辜的中國網民將會受到影響,但這種影響只是暫時的。”福斯基在文中提議將7月6日設立為“反網絡審查日”,在這一天切斷實施極端網絡審查國家的所有信息流量。

  據美國媒體報道,創建於1991年的ZD Net網站隸屬於美國哥倫比亞廣播公司,主要報道技術新聞,自2007年起開始拓展政治報道。文章作者湯姆•福斯基曾是英國《金融時報》記者及專欄作家。離開《金融時報》後,他在洛杉磯創辦了群體性博客網站《矽穀觀察家》,其文章經常富有煽動性,比如他曾在一篇文章中使用“死吧,傳統媒體發佈模式。死吧,死吧”的標題。

  谷歌創始人籲“對北京施壓” 

  24日,福斯基的斷網威脅在西方社會應者寥寥,與之相比,谷歌公司創始人之一謝爾蓋•布林的最新表態引起了更多主流媒體的關注。他在接受英國《衛報》專訪時敦促奧巴馬政府就中國網絡審查制度“對北京施壓”,要求奧巴馬將反對中國互聯網審查作為“高度優先議題”。《衛報》說,白宮之前強調“中美關係足夠成熟,容得下分歧”,顯然是想給谷歌事件降溫,但布林認為,解決網絡審查問題對奧巴馬來說至關重要。他說,“既然服務和信息是我們最成功的出口產品,如果中國的管制有效地阻止了我們的競爭力,那就是貿易壁壘”。他提醒美國政府,人權和貿易一樣重要。

  谷歌事件發生兩個多月以來,谷歌高層曾多次對中國強硬表態,布林24日的言辭更是直接了許多。這種強硬為谷歌在美國國會中贏得了不少同情和讚譽,但美國國務院就谷歌事件的最新表態依然比較溫和。國務院發言人克勞利說,關閉在中國內地的中文網站是谷歌的商業決策,美國政府沒有介入,美國重視中美經濟關係。但克勞利也不是一點硬話都沒說,他同時表示,“如果我是中國,當(谷歌)這樣一家全球知名企業認為在中國運營太艱難時,我會認真考慮這其中的寓意”。

  在接受《衛報》採訪時,布林還將矛頭對準了曾宣稱中國網絡審查“有限”的微軟創始人比爾•蓋茨,他批評微軟在中國根本沒有市場份額,僅僅為了反駁谷歌就從本質上反對言論自由和人權,稱對微軟向中國低頭感到“失望”。

  《衛報》稱,布林在蘇聯度過的童年激發了他對審查制度的反感,他鼓動更多公司學習谷歌,向中國政府施壓。《華盛頓郵報》24日的文章似乎也有意順著這樣的思路煽動美國企業對中國的敵意。(上接第一版)文章中,谷歌對中國的攤牌被拔高為“標誌著20世紀末世界一個偉大同盟走到了拐點,這個同盟的一方是西方資本家,另一方是北京的專制體系”。文章說,西方商業圈子的人認為谷歌事件發展到今天凸顯了歐美跨國企業在如何與中國政府打交道方面發生了巨大改變,說得更確切一些,就是西方商業圈已開始通過撤退公開反對中國。但一名熟悉在華跨國公司業務的美國人24日對《環球時報》表示,當前,美國在華企業確已注意到在華經營環境的一些變化,但這些變化並沒有改變他們在中國發展的興趣。

  谷歌事件的影響似乎還有橫向擴大的趨勢。據馬來西亞《星洲日報》24日報道,谷歌週二還高調批評澳大利亞政府實施互聯網過濾計劃“創下危險的先例”。澳政府此前宣佈,將立法設立一強制網絡過濾系統,阻止互聯網中的“垃圾內容”,但谷歌宣稱澳大利亞過濾的範圍過廣。有分析人士認為,谷歌似乎很陶醉於道德衛士的角色。據路透社報道,美國一家機構週一公佈市場百大道德企業榜,谷歌榜上有名。

  美國《時代》週刊24日報道谷歌事件的文章用很大篇幅描述了中美近來在經濟領域的激烈紛爭,其標題問道:“谷歌是否是中美貿易戰的預兆?”但《洛杉磯紀事報》當日的文章認為,北京的聲音儘管強硬,但似乎並不想進行貿易戰,也無意與谷歌徹底決裂,美國企業和華盛頓將緊盯中國下一步會怎麼做。

  挑戰中國,谷歌是在商業自殺 

  誰是輸家 眾說紛紜 

  過去兩天,谷歌退守香港被世界議論最多的,就是谷歌和中國究竟誰是輸家。《紐約時報》24日的文章認為輸家是中國,稱限制谷歌是北京所冒的一次風險,不僅有損中國的形象,未來甚至有可能削弱中國與全球經濟的聯繫。按照互聯網企業家比爾•畢少普的話說,中國非常重視推進軟實力,但谷歌事件給中國的這一努力“挖了一個坑”。

  但不少媒體認為谷歌是輸家。美國哥倫比亞廣播公司24日的文章將退守香港稱為谷歌一次代價高昂的豪賭。文章說,由於谷歌退出,中國最大的移動運營商中國移動有可能取消其與谷歌的搜索合作協議。中國第二大移動運營商中國聯通也推遲了將谷歌Android平台置入手機的計劃。況且,如果中國真想屏蔽谷歌,即使它搬到香港依然可以做到。新加坡《聯合早報》24日說,香港首富李嘉誠旗下的門戶網站“TOM在線”也已表示停止使用谷歌的搜索引擎。俄羅斯《獨立報》稱,挑戰中國,谷歌無異於商業自殺。

  英國《金融時報》24日的分析文章說,谷歌的“中國決定”背後是有現實意義的。文章說,對於世界上最著名的消費品牌而言,甘願冒被中國這個人口最多國家排除的風險是一種“商業瘋狂”。文章說,即使離開中國內地短期內不會給谷歌的收入造成直接影響,但到2014年時,中國互聯網廣告市場的價值有可能增長到150億到200億美元,如果不離開,谷歌本來有希望從中分得50億到60億美元的份額。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