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韓媒:韓國艦艇或被朝鮮“人體魚雷”炸沉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3-30 11:56:34  


韓國警戒艦天安號沉沒後第四天的29日,聖人峰艦上的救援人員正在事發海域展開搜救工作。海上漂浮著標記艦尾沉沒地點的朱黃色浮標。朝鮮日報
 
  是否遭魚雷攻擊?

  就用魚雷進行攻擊的可能性,金泰榮表示:“天安號具有探測魚雷的功能。但據在天安號操作探測裝置的水兵證言,天安號爆炸之前沒有捕捉到相關跡象。”對此,議員們質疑說:“也有可能是我們沒有捕捉到?”金泰榮就此表示:“通過半潛艇可以進行魚雷攻擊。半潛艇可在適當距離下發動攻擊,因此也不能排除這種可能性。(朝鮮的)半潛艇載有2枚魚雷。”

  而對於遭受魚雷攻擊的可能性,專家們眾說紛紜。一些專家稱:“外部的爆炸衝擊可能引發了內部的爆炸,使艦艇斷成兩截。如果是大型魚雷,足以造成這麼大的威力。”但另外一些專家認為,“如果是魚雷,噪音非常大,而聲納室(Sonar)進行24小時監控,因此不可能捕捉不到。”

  偏離正常航道?

  部分海軍將軍出身的預備役質疑說:“事發地點雖然是警戒艦的警備區域,但通常不會去,那裡是高速艇的航道,不知道為什麼天安號會出現在那裡。”

  也就分析認為,天安號可能是為了觀測聲波探測器和雷達探測到的不明物體而改變航道執行特殊任務,結果在此過程中遭遇事故。

  對此,金泰榮就天安號執行中的任務沒做具體說明,但他說:“天安號曾15次經過事發海域,那裡的水深也超過20米(警戒艦能夠航行的深度)。”

  另外,金泰榮當天在國防委員會上說:“我認為初期應對比較完善。”對此,朝野議員們強烈指責稱“如果在沉沒地點50米內進行集中搜索,可能就會更快找到艦尾”、“最終還不是漁船找到了艦尾嗎?” 

  韓軍發現天安號艦尾 進入船艙失敗

  韓國警戒艦天安號沉沒後第四天的29日,韓國軍方繼續展開了大規模搜救工作,但沒有取得顯著成果。雖然全體國民真誠祈禱救出生還者,但是直到生命極限(69小時,到當天下午6時30分)已過,仍未找到一名生還者或者屍體。當天的搜救工作進行到晚9時30分。

  但是,聯合參謀本部公布,當天晚上8時14分開始的13分鐘時間里,海難救助隊(SSU)隊員利用天安號艦尾煙囪的破損部分成功送入一桶氧氣。軍方的一位有關負責人表示:“如果有生還者,可以利用這桶氧氣延續生命。”

  以海軍海難救助隊(SSU)為主的潛水人員當天上午找到了天安號的艦尾部位。據推測,大部分失蹤者都在艦尾。軍方當局表示,潛水人員下午1時20分用錘子敲擊船體,想要確認是否還有生存者,但內部沒有任何反應。潛水人員還於上午8時13分用錘子敲擊了艦頭部分,也沒有反應。聯合參謀本部的一位有關負責人表示:“軍艦可能是從前部三分之二的地方斷成兩截。斷裂的部分好像是元士、上士的寢室。”搜救人員對船體進行仔細檢查後確認,位於外部甲板的艙口(出入口)緊閉,為了進入船艙,搜救人員一直努力到當天深夜。

  海難救助隊人員於29日上午9時確認了沉到海底40米深處的艦尾部位,並設置了表示位置的浮標。艦頭部分被發現的地點位於事發地點東南方4英里(7.2公里)的地方,發現時完全倒置。

  為了搜尋失蹤者並探測沉沒船體位置,韓國海軍當天出動了韓國型驅逐艦“崔瑩號”、三艘警戒艦、一艘護衛艦、五艘高速艇等15艘艦艇。晚上9時還出動了亞洲最大運輸艦、1.4萬噸級的“獨島號”。為參加韓美聯合軍事演習而開赴韓國的美國海軍戰艦也加入到搜救隊伍中。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