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博鰲論壇開幕 習近平發表主旨演講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4-10 12:14:05  


國家副主席習近平發表主旨演講。
  中評社香港4月10日電/博鰲亞洲論壇2010年年會今天開始,國家副主席習近平發表主旨演講。以下為演講全文: 
  
  尊敬的各位貴賓,女士們、先生們、朋友們:

  在21世紀第一個十年剛剛過去之時,在自然界萬物復甦,全球經濟開始回暖之際,我們迎來了博鰲亞洲論壇2010年年會。在這裡,我謹代表中國政府,對年會的召開表示熱烈的祝賀,向各位來賓表示誠摯的歡迎! 
 
  博鰲亞洲論壇是在人類社會跨入21世紀時應運而生的。論壇成立9年來,立足亞洲、面向世界,為增進亞洲各國人民相互了解和相互交流發揮了積極作用,為促進亞洲和世界的和平與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本屆年會以“綠色復甦:亞洲可持續發展的現實選擇”為主題,對促進全球經濟復甦和持久繁榮具有重要意義。

  上個世紀90年代後期以來,亞洲經受住兩次金融危機的嚴重衝擊,經濟持續發展,國際影響力不斷提升。去年年底以來,亞洲又率先實現經濟企穩回升,為促進世界經濟復甦發揮了重要引擎作用。同時,兩次金融危機特別是這次國際金融危機的嚴重衝擊也啟迪我們,亞洲要保持經濟良性發展勢頭,繼續拉動世界經濟增長,必須更加注重完善發展模式,走出一條符合時代潮流、具有亞洲特色的綠色發展和可持續發展之路。

  女士們、先生們!

  胡錦濤主席在2008年博鰲亞洲論壇年會開幕式上的講話中指出,世界上沒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發展道路和發展模式,也沒有一成不變的發展道路和發展模式,必須適應國內外形勢的新變化、順應人民過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不斷探索和完善適合本國情況的發展道路和發展模式。這一論述的前瞻眼光和深刻含義正隨著形勢的發展日益顯現出來。中國改革開放30多年來,充分發揮比較優勢,實現了年均9.8%的持續快速增長,與此同時,環境和資源對發展的瓶頸制約也日益突出。我們以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及時總結經驗,創新發展理念,推動中國發展道路和發展模式在實踐中不斷完善。
 
  從上個世紀90年代中期、特別是進入新世紀新階段以來,我們提出,要堅持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科學發展觀;要以極其認真負責的歷史責任感對待環境與發展問題,堅持走可持續發展道路;要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實行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積極推動創新發展;要把經濟發展建立在主要依靠國內市場的基礎上,高度重視以內需特別是消費需求拉動發展;要努力開創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要走出一條科技含量高、經濟效益好、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少、人力資源優勢得到充分發揮的中國特色新型工業化道路;要把節約資源作為基本國策,發展循環經濟,保護生態環境,加快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促進經濟發展與人口資源環境相協調;

  要呵護人類賴以生存的地球家園,建設生態文明,形成節約能源資源和保護生態環境的產業結構、增長方式、消費模式,把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落實到每個單位、每個家庭;要以對中華民族和全人類長遠發展高度負責的精神,全面加強應對氣候變化能力建設,為中國和全球可持續發展作出不懈努力;要更加自覺地認識到,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刻不容緩,必須在發展中促轉變、在轉變中謀發展,等等。

  這些理念同國際社會倡導的綠色發展和可持續發展高度契合,其核心就是科學發展。科學發展,就是把握發展規律、創新發展理念、轉變發展方式、破解發展難題,提高發展質量和效益,實現又好又快發展;就是實現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就是實現各方面事業有機統一、社會成員團結和睦的和諧發展;就是實現既通過維護世界和平發展自己、又通過自身發展維護世界和平的和平發展。我們堅持科學發展,就是適應經濟全球化發展的新形勢,用科學的理念、開放的戰略、統籌的方法、共贏的途徑去實現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發展目標。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