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港媒:王牌在中美誰的手中?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4-11 14:05:00  


  中評社香港4月11日電/香港《南華早報》日前刊登題為“王牌”的文章說,美國財長推遲發布有關中國操縱匯率的報告,此舉令北京如釋重負。官方媒體的評論家突然一改激進的民族主義調子,歡呼這是兩國關係的“轉折點”。事實上,美國的決定對中國而言只是緩期執行,而價碼著實不低。不僅北京未能像它宣布的那樣對涉及對台售武的美國公司實施制裁,而且美國如其所願拉到中國領導人出席奧巴馬主持的核安全峰會。

  環球網引述該文說,北京圈內人士解釋中國的強硬立場時,認為國內公眾輿論影響到外交政策。這不無正確。過去壓力通常來自於精英;今天壓力往往來自於民意。即便反美言論並未付諸實施,北京似乎認為已足以平息汹湧群情。但眼下難以斷定這是否正確,沒准美國的決定會加劇中國民眾的不滿。

  首先,匯率問題僅僅是暫時擱置,而是否恢復壓力將取決於華盛頓。具有諷刺意味的是,北京本該把這看做華盛頓的關照,而非視為後者精心盤算的舉動。說到底,王牌握在美國手裡。例如,華盛頓可選擇另一個有害中國的舉動,如在中期選舉後對台灣出售F-16戰機。而且國內醫療改革已搞定,奧巴馬現在對華打交道的政治地位要比先前強勢得多。

  不過,北京對民意的擔憂是前所未有的。過去外交政策是專屬於政治人物的事。“外交無小事”的名言暗示普通百姓不能參與甚至討論。毛澤東時代只有一份國際時政報紙。如今國際時政出版物充斥報攤,辯論外交政策成了中國老百姓的業餘愛好。有了互聯網,什麼國際大事都逃不過中國民眾的眼睛。普通人開始要求影響外交決策。此外,中國人變得愈加敢言。

  奧巴馬政府至少在兩條戰線上成功迫使中國跟隨美國的節奏起舞。一是經貿關係。中國對美國市場的依賴已到了不健康的程度,“金融恐怖平衡”已朝著有利於美國的方向傾斜。且貿易赤字國家往往贏得世人更多道義同情。另一條戰線涉及台灣。華盛頓的對台政策始終基於“戰略模糊”,不僅冠冕堂皇地對台軍售,還憑借此舉占據了維持地區戰略穩定的道德制高點。此種背景下,北京對華盛頓不時的挑釁束手無策。當然,北京可利用上升的經濟實力迫使其重寫“戰略模糊”原則,但它需要更強有力的意志實施。迄今為止,中國手中沒有王牌,金融部門又急於把貨幣政策與政治問題分開,這種態度限制了北京的回旋餘地。

  中國已從小泉當政時與日本的對峙中學到教訓,明白騎乘民族主義之“虎”危險太大。但中美危機絕不會消失,因為兩國衝突的根源遠比靖國神社問題要深入。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