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香港佛光道場落成 星雲大師籲港人“加油”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4-12 09:08:34  


星雲大師當場揮毫,一氣呵成,寫下“萬家生佛”、“吉星高照”、“無生法忍”三副“一筆字”墨寶。(大公報)
  中評社香港4月12日電/台灣佛光山開山宗長星雲大師昨日與五千香港信眾一起,共同見證香港佛光道場落成啟用,並希望新道場為港人“加油”、成為港人的精神家園。

  大公報報道,中國國家宗教事務局副局長蔣堅勇、香港民政事務局局長曾德成、香港基本法委員會副主任梁愛詩、懲教署署長郭亮明、中央駐港聯絡辦公室協調部部長沈衝等,以及多位港台兩地高僧大德、社會知名人士應邀出席儀式。蔣堅勇透露,星雲大師有意在港開辦一所佛教大學,以教育弘揚佛法,為兩岸三地文化學術交流提供新平台。

  香港佛光道場落成開幕暨佛像開光大典由星雲大師主持。在星雲大師的心目中,香港不僅經濟成就突出,是舉世矚目的東方之珠,同時也是傳播中華文化的佛教寶地。星雲大師致辭說,香港人出外乘車,常要加油,而人生道路長遠,難免疲累,香港佛光道場就是人生加油站,給港人鼓勵、加油,好走更遠的路。香港各式的教育很發達,但人心的教育、精神的教育卻有所不足,香港佛光道場期望填補香港精神教育、內心教育的不足,讓人們學習忍耐、智慧、慈悲……有佛法就有辦法。長期以來,中國佛教寺廟都是弘揚中華文化、聯絡民間感情的地方,星雲大師希望香港佛光道場的啟用,讓港人在物質的家之外,新添一個精神之家。

  成兩岸三地交流窗口

  蔣堅勇致賀詞,他首先以“佛光普照三千界,法水長流五大洲”來概括台灣佛光山在一百多個國家和地區弘揚佛法、在全球建立二百多座人間佛教導場的傑出成就,並將星雲大師譽為“古今中外全世界弘揚佛法第一人”。蔣堅勇指出,佛教是中國化程度最高、在中國傳播最成功、對中國民眾最具影響力的宗教,為促進中國經濟社會發展、民族團結、社會和諧、國家統一、世界和平,作出重要貢獻,尤其是近年來,海峽兩岸佛教界攜手,積極促進兩岸的交流與合作。他相信,香港佛光道場的落成,不僅成為香港人的精神家園,也為兩岸三地文化交流打開重要窗口。

  蔣堅勇透露,早前與星雲大師會面時,星雲大師曾表示,有意在香港創建一所佛教大學,成為繼台灣、美國、澳洲之外,全球第五所佛光山創辦的佛教大學。

  星雲書法巡迴展揭幕

  星雲大師“一筆字”書法世界巡迴展香港站同日也於香港佛光道場揭幕。八十四歲高齡的星雲大師精神不俗,即席揮毫,寫下“萬家生佛”、“吉星高照”、“無生法忍”三幅“一筆字”墨寶,寓意祝福香港社會和諧、人民安居樂業。他笑言,自己年事已高,眼睛逐漸看不清楚,“光看字不行,還要看到人,我字也不好,人也不好,但心可以給你看”。他寄語港人勤奮努力,擁有一顆慈悲心。

  在星雲大師“一筆字”書法世界巡迴展開幕禮上,梁愛詩致詞時表示,喜見佛光道場的落成,又見證了佛光山在香港弘法事業又邁進一大步,佛香講堂一直都是以慈善福利社會,更在一九九四年正式註冊成一非牟利團體,為香港社會作出貢獻。

  曾德成致詞表示,和諧共融是香港社會的共同願望,因為香港不少人奉行個人主義,消費主義及物慾的追求而令港人心靈貧乏,香港的社會氣氛更變得個人化,大家不懂得如何和諧共處,而佛家的理念和智慧正正可以改變這個情況。佛香講堂一直是“以文化弘揚佛法,以教育培養人才,以慈善福利社會,以共修靜化人心”為宗旨。新佛光道場不單可以洗滌人的心靈、推動美化人生,還提供憩靜的環境和空間予人充電和休息,是現代都市人的心靈綠洲。

  佛光道場坐落九龍灣

  台灣佛光山早於一九八三年在港創辦佛香精舍,一九九一年設立佛香講堂。隨著弘法活動日增,信眾日多,佛香講堂硬件設備已經飽和,因而闢新址。香港佛光道場位於香港九龍灣,總面積約數萬平方呎,參考總本山台灣佛光山設計興建而成,在結構上擁有一般寺院所具備的大雄寶殿、齋堂、禪堂等,同時還設有現代化會議室、圖書館、美術館、錄音室等,清雅樸素,是一座結合文化、藝術、社教、弘法、公修等功能的綜合性現代化修行道場。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