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房地產利益主宰香港 問題很大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5-27 00:35:54  


香港社會仍然有一定的流動性
 
  流動性下降感受增強的原因何在

  在我經驗中戰後的港英管治年代,縱使是50、60年代,經濟發展緩慢,市民生活痛苦,但普遍都有一個創業興家的夢,都會認為在香港,只要有本事,自然會向上流動。我們只會崇拜那些發達的富翁,以他們為榜樣和奮鬥目標,而決不會妒忌他們、仇恨他們。真的也好,假的也好,大家都覺得有希望,有奔頭。之後70、80、90年代,經濟發展快速,周邊人人都過得比以前好的實例,這種希望感更加實在。

  但是無可諱言,這種普遍的希望感,是港英政府刻意構建的成果。賽馬會是一個明顯的例子,它在不停的頻密製造大小富翁,而且過程是隨機的,人人有份,絕對公平。在施政方面,港英無疑是偏袒英資,但是英資自成一國,以國際貿易投資為主業,與其他人沒有正面的利益沖突,反而相得益彰。他們也做地產,但都集中於某一小地段低調而漂亮地大幹,如置地只做中環甲級寫字樓,太古做特大項目。殖民地政府有無上的權威,它會平衡各方利益,分配雖然不均,但不會太差。尤其是自70年代開始,麥理浩主政的十多年,公屋、居屋、9年免費教育、綜援等一系列措施,為廣大市民建立了一個頗為完善的社會保障安全網,讓大家都能分享到經濟發展的好處,香港人普遍感覺不會有失醫、失學、餓死人的事情出現。

  《中英聯合聲明》簽署之後,13年過渡期間,以國際貿易投資為主業的英資撤退,空間陸續由本地的地產財團填補,而房地產有關的收入和稅費等,也逐漸成為政府的主要財政來源。發展到今天,不知不覺之間,香港事實上是為地產財團利益而發展的,連特區政府都被他們騎劫,看他們的臉色,成了他們的附庸。幾個長期在小小的香港吸收滋養,成為世界級的富豪,但至今沒有幾個成功踏出鯉魚門,仍舊呆在這一潭小水中猛吸,時至今天,除了衣之外,食、住、行、通訊、娛樂,全都是他們的天下。剩下來的狹隘空間,中小企業挨貴租、貴工資,能撐住的,已經了不起,更遑論前途希望了。打工的,工種越來越少。在中小企業工作,條件差,不穩定,機會少;在大企業工作的,上邊一層復一層,不知前途何在。

  創業嗎?不說機會成本高了,絕對成本也挺高。美國創業還有車房,香港小本經營,只能做個小商鋪,全年無休,去洗手間還要掛個牌在門口,趕快完事。好不容易挨它兩年,又要加租了。中間如有少許的機遇,地產財團馬上以餓虎擒羊之勢霸佔了。君不見飲食零售的商鋪全部連鎖化,小店則此起彼落。在以前,失業還可以擺地攤,今天連這個都不可能了。

  房地產利益,造成了香港社會的不公,和流動性下降。它更擠走了中小企業和小商販的生存空間,窒息了香港經濟活力。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