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信訪還不如信網” 到底是悲劇還是喜劇?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5-12 14:56:59  


  當網絡成為公共事件的爆發地之時,民眾對網絡論壇依賴也逐漸的變大,在任何論壇都可能醞釀成一件全民參與的公共事件,這對論壇也好,對網民也罷都帶來了巨大的挑戰,公眾對事件的強烈關注會讓該事件得到有效的解決,可有些事情並不會像其他公共事件一樣爆發到全國性論壇才被共鳴才被解決,信訪不如信網成為了當下許多利益受損群眾信奉的法則,而這種法則的代價也是巨大的,既浪費了許多公共資源,也讓更多不明事情原委的網民更加的不“明”。 

  在整個社會中存在著幾千年流傳下來的社會氣息,這並不是單靠一張帖就能解決的,當群眾的利益受損以後,他們最原始的做法,先去找有關部門解決,然後換取來了“正在調查取證”最後因為這一句話拖了幾個月得不到解決後,他們會去走更原始的路去京城告禦狀,可他們到了京城後發現這裡的官和那裡的官都是一樣的,都有兩張嘴,最要命的就是在京城找到了京官後,問題得不到解決只會讓這件本來在地方官員中看的很簡單的事情變的更加的糟糕,然後來京城的人會被地方的人帶回本地他們可能面臨著被困在家或者被送進精神病的危險,可他們依然是幸福的,至少他們能活下去,對能活下去的人他們最後可以選擇網絡來訴苦,當然這訴苦讓這些人變的有希望,對希望的事情,不管是誰都會朝它走去。 

  希望朝他們走去後,只會讓這件事情變的更加的精彩,他們可以用不同版本的文字把自己的遭遇寫成不同的形式的訴苦,網友看見後總會被里面的文字渲染,然後再流淚最後在轉載,終於他們的訴苦成為了全網絡網民共同討論的熱點之後,地方的官急了,人也急了這個時候解決事件的速度也快了不少,速度到底又多快呢?反正比平常快了十倍這是肯定的,在這些官員的眼中,最怕的事情當一件事情在全國爆發後,最後的責任被“問”到自身,他們只有加速的解決,才能讓事件平息,讓群眾平息,這是常見的做法也是他們唯一能做的“法則”。 

  這個過程中,這些利益受損的群眾首先會想到本地的論壇(bbs),他們是一部分知道此事情的聽眾也是唯一明白點真相的聽眾,可本地的聽眾也只能讓這些事情局部化不能全國化,這個時候體現團結的時刻就來臨了,網友的大量轉載,讓該事件以局部轉移到全國,這是一個極小的跳動也是一個巨大的跳動,由本地論壇跳到全國這是一小跳,而由全國論壇跳向成公共熱點話題,這就是一個巨大的跳動了,這樣的事情在昨年中跳了二十三起這樣的跳動就在這樣一級接著一級跳過去的,它們好象青蛙一樣,需要通過跳動才能讓四肢變的更加的活躍,讓生命更加的絢爛。

  這些率先在論壇爆發的公共事件的背後,基本上是地方論壇删帖導致的,删帖其實並不可怕,可發帖的人會認為,你删的在厲害,也沒有我發的厲害,越删越證明你在害怕,在這種心態下利益受損的群眾只能依賴那些不經常删帖的論壇,將事情進一步的擴大化,讓一件在當地論壇就該得到重視的事件變的全國熱點的時候才得到應有的重視,這是當地信訪部門的悲劇還是當地報社的悲劇。 

  地方論壇可以更好的對網民的帖子進行核實已經處理,這會使得事件得到及時解決的同時也能杜絕事件全國化惡化,可是地方論壇卻只定位服務當地政府,並沒有服務公眾,這對那些在網絡上投訴的人感到失望的同時也對當地論壇的信用度產生了懷疑,從而讓局部化的事件變成一件全國化的公共事件。假如當地論壇等有效的做出一些明智的舉動,也不會出現那麼多轟動全國的公共話題,可惜當地論壇只會把一些負面的新聞帖删除,並不會做出一些讓民意更好地參與到政府公共政策決策當中去。
 
  來源: 新華網發展論壇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