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李光耀:上海前途樂觀 但不能自滿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5-15 23:07:57  


李光耀在浦東幹部學院參觀中新關系史圖片展,講解者是新加坡國家檔案館館長畢觀華,右一是中國共產黨中央組織部部長李源潮。
  中評社香港5月15日電/今天的上海在綠化等方面都超過新加坡,人才很多,發展前途相當樂觀,但不能夠自滿。

  新加坡內閣資政李光耀昨天在中國浦東幹部學院參加“中浦講壇——李光耀資政演講會”提出上述意見。

  聯合早報報道,而在幹部學院接待他的中國共產黨中央組織部部長李源潮在與李光耀進行交流時也表示,中國確實還要像鄧小平所說的韜光養晦,埋頭經營,不能自滿。

  李光耀是在前天抵達上海,並在昨天到浦東幹部學院。剛在上個月15日訪問新加坡的李源潮,也是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書記處書記和中國浦東幹部學院院長。

  李源潮在與李光耀的會面中表示,這是他院長任內李光耀第二次到訪,希望學院未來能與李光耀公共政策學院加強往來,開發亞洲國家的案例。

  李光耀今天參觀世博會,為新加坡館主持開幕。資政此行是新加坡參與上海世博會的重點項目之一,也為新加坡與中國建交20周年的一系列慶祝活動拉開序幕。

  中國30年後將改觀 

  李光耀昨天重申,中國要達到像美國那樣東南西北都均衡發展,而不只是沿海一帶的發達,還要50到100年。但以中國的人口和發展速度,現在很多中國人到新加坡學習的情況,可能30或50年後會改觀。屆時,新加坡需要派人到中國來學習處理問題的經驗。

  講座現場約五六百名觀眾,包括許多來自中國各地、在學院進修的中共各級幹部。

  在回答提問時,大部分時間以華語發言的李光耀表示,上海目前的經濟轉型是發展必經之路,但要成為國際金融中心還要具備兩項條件,一是法治,二是英語環境。法治才能使人對合約有信心,英語則是全世界金融業的共同語言。

  他說:“往前看,亞細安能製造什麼東西是中國不能製造的?中國這樣繼續發展50年,我們的經貿關係一定是連在一起。”

  上海市金融服務辦公室主任方星海上個月剛在李光耀公共政策學院交流,他問李光耀覺得哪些西方和東方優良傳統是被新加坡所善用的。

  李光耀說,新加坡一開始就有受兩種語文教育的人才,因此既具備華人的東方思想,也運用了西方的方法,包括管理、法治、透明等,逐步選擇性吸收入新加坡的制度里。但有些事物不能照收,例如把人權視為唯一標準。

  他認為最值得吸取的價值是法治,不是人治。

  資政說,法治讓個人和公司都能清楚要怎麼做事,法所不禁就可以做,有沒有違法要看證據。

  他舉例說,中國一些暴發戶把一些在中國賺的錢放在香港或新加坡,說擔心政府有問題會沒收那些錢。“我說,人大已經通過法律保護私有財產,(這些人的擔憂說明)執行法律是另外一回事。”

  主持人楊瀾隨即表示,如果這些人的收入是合法合理的所得,應該也放心地放在中國大陸。

  楊瀾笑著接下去說:“不過我想問您,有沒有一種矛盾的心理,您是希望他沒有疑慮地把錢都留在中國呢,還是希望他還因為有點疑慮地把錢放在新加坡呢?”

  問完現場傳出陣陣笑聲,李光耀也笑著回答:“讓妳猜啦,讓妳猜啦。”

  有記者表示李光耀曾比喻國際關係為兩只大象打架,受傷的是小草,問他有沒有新的觀察。

  他說,如果兩只鯨魚打架,一定會翻江倒海,但是兩只鯨魚相愛,也會翻江倒海。希望中美沒有大問題,像鄧小平說的:“好不會那麼好,壞也不會那麼壞。”

  李光耀昨天也到中國前國家主席江澤民的老家揚州與他會面。明天,他將續程前往北京訪問。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