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 
三面陳寅恪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5-24 00:03:52  


一九五一年夏,陳寅恪全家合影於廣州。後排左起:次女陳小彭、長女陳流求、幼女陳美延。
  中評社北京5月24日電/一九九五年底,陸鍵東的《陳寅恪的最後二十年》出版,一時間,陳寅恪成為文化界關注的焦點人物,並持續至今。其“獨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治學主張,不僅成為當代學人追求的學術精神,更被一些文化人視為安身立命的信條。近日,由弟子卞僧慧先生撰寫的《陳寅恪先生年譜長編(初稿)》由中華書局出版,由女兒陳流求、陳小彭、陳美延合著的《也同歡樂也同愁:憶父親陳寅恪母親唐筼》也由三聯書店出版。

  作為史學大師和知識分子的陳寅恪早為我們所認識,而作為父親,作為老師這些平常人的一面,卻較少被提及。於是,在五月十八日舉辦的“陳寅恪先生年譜長編出版學術座談會”上,記者見到了陳寅恪的女兒和多位弟子及眾多學者,借由他們眼中的陳寅恪三個側面,穿過學術大師的光環,把他看得更為真切。

  作為“史學大師”的學術一面

  陳寅恪最為學界尊崇的就是他的史學研究,尤其是中古史研究。關於他的史學成就,已經有大量的書籍和文章作為討論,這裡,我們約請了劉夢溪、胡文輝等學者和弟子胡守為,再次重申他的史學大師的一面。

  他是用傳統文化闡釋歷史

  (胡守為 陳寅恪弟子,中山大學歷史系教授)

  我以陳寅恪先生為例,就兩個問題談一下我的看法:第一,他為何治學;第二,他如何治學。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