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中央日報:兩岸增航班反映直航經濟效益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5-24 16:21:37  


  中評社台北5月24日電/中央日報網路報今天的社評說,兩岸航空協商日前達成八項結論,除了新增台北松山直航飛上海虹橋航線,將於六月十四開航,並確定直航增加一百個航班,但民航業者仍然普遍認為,班次增加太少,一方面顯示兩岸直航需求與日俱增,一方面也反映台灣在直航之後獲得的巨大經濟效益。 

  自從馬英九上台,前年七月四日首先推出周末包機,一周飛航三十六個航班,台灣開放八個航點,大陸則先開放五個航點;同年十二月十五日進展為平日包機,天天有包機,每周飛航一百零八班,航班數一下子增加為三倍,台灣仍維持八個航點,大陸則增加十六個航點;去年八月三十一日,兩岸包機改為定期航班,航班時刻表及票價正常化,每周航班數量也增為兩百七十班,航班增加一點五倍,台灣不變,大陸又新增六個航點。 

  社評說,這次兩岸航空談判,大陸在客運上再開放河北石家莊及上海虹橋,大陸飛台灣的航點,增為三十三個點,貨運則再增南京、廈門、福州、重慶四航點。在“限班航點”方面,北京、深圳與廣州也小有突破,台商需求最高的幾個航線,日後將可天天有航班,特別是虹橋與松山直航,兩機場進入市區的運輸時間,至少各節省四十分鐘,對於乘客便捷許多。 

  不過,這次協商,航班總數只增加一百班,航班增幅僅三七%,不但比起台方原期望的“總航班數倍增”差得很遠,也是歷次協商增加航班比率最少的一次,特別航空旅遊業最重視的華東地區機場航班,也只有北京和深圳兩地,每周只各增加四個航班,次數確實太少;再加上因為班次增加有限,票價調降空間不大,所以非但航空業者抱怨連連,就是一般民眾也感覺美中不足。 

  儘管如此,我們認為這次協商仍具有多重意義。首先,這反映陸客來台人數確實大幅成長。前年開放陸客來台之初,每天平均僅三百人,去年增加為每天平均一千六百人,今年一到五月又增加為平均每天三千四百人,未來一周則估計將有三萬五千人,今後直航增班後,人數當然只會更多。 

  其次,更多陸客來台,勢將有助台灣經濟成長,以觀光為例,去年整個亞太區觀光為目的旅客下跌百分之二,但台灣在開放陸客後,反而逆勢成長百分之十四,今年第一季陸客人數已超過日本,其所帶來的龐大商機可以想見,增班後勢將帶動更大的觀光潮,也將對台灣的經濟作出一定的貢獻。 

  再者,松山虹橋線的開航,不僅是落實馬英九“東北亞黃金航圈”跨出第一大步,預計今年十月松山再與日本羽田機場、韓國津浦機場對飛之後,松山航站非但可以更加便利台商往返需求,也將轉型為首都國際商務機場。 

  此外,這次松山虹橋對飛,基本上是台北市長郝龍斌與上海市長韓正,在互訪中牽起線頭,顯示兩岸地方首長只要有心突破,也可以使兩岸關係有所進展。 

  社評說,總之,我們認為這次兩岸航空協商結果固然未能盡如人意,不過,兩岸已約定十月底再次開會,相信屆時一定會有更多開放的空間。最重要的是,這次航空協商反映兩岸交流一天比一天密切,已經是不可逆轉的趨勢,未來台灣究竟要把握機遇,順勢而為?還是要堅持鎖國,逆勢操作?難道還不夠清楚嗎?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