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兩岸三地將首次共祭屈原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6-01 16:51:32  


  中評社北京6月1日電/“屈原故里端午文化節暨海峽兩岸屈原文化論壇”將於6月16日在屈原故里湖北宜昌秭歸開幕,這是繼端午節“申遺”成功之後,兩岸三地舉辦的首次大型祭祀活動。屆時,因三峽蓄水搬遷重建的佔地兩萬多平方米的屈原祠也將正式對外開放。

  新華社報道,本次端午文化節由文化部、國務院台辦、湖北省政府主辦,將突出“海峽兩岸,端午民俗”兩大特色和“開幕祭祀、屈鄉習俗、龍舟競渡”三大亮點。

  活動期間將舉辦屈原故里端午文化節開幕式、祭祀屈原大典、龍舟競渡、海峽兩岸屈原文化論壇、騷壇詩社端午詩會、荊楚風情文藝演出等7項主題活動。6月12日至7月6日還將舉辦“我到屈鄉過端午”旅遊活動。

  端午文化節期間,來自大陸、台灣和香港的政要、詩人、學者、群眾代表及百餘名屈氏後裔將首次在屈原故里共同祭祀、研討交流文化習俗。祭祀儀式後,著名朗誦家將朗誦台灣詩人餘光中創作的紀念屈原的詩歌。

  秭歸是世界文化名人屈原的誕生地。秭歸端午習俗形成於先秦以後、興盛於唐代以後,千百年來連綿不斷。端午節當天,當地人將身穿祭服按傳統風俗祭江,婦女將身著節日盛裝,或坐轎子,或坐滑桿,或騎馬,以各種方式回娘家團聚。人們在家門前掛艾蒿,用艾水沐浴,佩戴香袋,包粽子,做鹹蛋,製作雄黃酒,縫製繡花鞋墊、虎頭帽,並在稻場打花鼓,演皮影戲,以慶祝端午節。

  據悉,2009年9月30日,中國端午節成功申報“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這是中國傳統節日首次躋身世界非遺名錄。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