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798將遭拆遷?城市規劃勿損毀藝術生態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6-04 00:09:19  


  中評社北京6月4日電/近些年,各地城市化進程加快,房地產建設項目讓一些較為成熟的文化園區遭遇拆遷,由此引發一系列衝突,其間牽扯到藝術家的維權問題,也牽扯到藝術生態的建設與保護問題。這個衝突因為發生在作為公眾人物的藝術家身上,格外引人注目。其實,這個問題的實質,是如何處理藝術園區、藝術家與城市發展的關係。

  從發達國家的經驗來看,在經濟高速發展後,文化才是經濟發展的最大後勁。所以世界各國都在鼓勵民族文化產業的發展上不遺餘力。而從西方近現代藝術的發展歷程來看,世界藝術中心也都是伴生於世界經濟中心的。意大利的資本主義萌芽帶來了文藝復興,同時也使其成為當時的世界藝術中心。法國資產階級革命的成功,又把世界的藝術中心帶到了法國。二戰以後美國成為了世界經濟中心,世界藝術中心也隨之向美國轉移。而文化藝術的發展,最可寶貴的資源就是藝術家。

  據了解,世界各國藝術家群落的形成,都有其自然的規律。為了挽留藝術家,針對藝術家的“安居樂業”問題,各國政府都殫精竭慮。北京市人大代表、中央美院教授馬路說,巴黎吸引藝術家、穩定藝術家的方法,是由市政府為藝術家提供一批廉租工作室和平價工作室。二戰以後,世界藝術中心開始轉移到美國紐約,20世紀80年代初,經濟好轉的法國意識到了世界藝術中心的重要性,進而推出了這些吸引藝術家的舉措。巴黎市政府要求開發商必須提供住宅建築的3%,用作藝術家的廉租工作室。當然,這些藝術家必須參加過一定級別的展覽,才有資格申請廉租房。

  經歷了30多年的改革開放,中國經濟在世界經濟中的分量顯著增強,但是中國文化、東方神韵在世界的影響力,並沒有隨著經濟影響力的增長而同步提升。換句話說,目前,我國的文化影響力與經濟影響力並不相稱。中華民族的文化創造力、傳播力和影響力還需要大幅提升。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