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韓國民間團體對天安艦結果提出8大疑點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6-05 09:20:46  


沈相哲(又音申尚哲)因主張天安艦是觸礁沉沒,近日被韓國海軍以損害名譽罪起。右側為在野黨民主勞動黨國會議員李正姬因為對軍方沒有公布“天安”號沉沒時的全部影像資料提出質疑被起訴。
  中評社香港6月5日電/據《朝鮮新報》報道,韓國民間團體“參與連帶”在5月25日發表了對於韓國發布的“天安艦”事件調查結果(5月20日)存在8處疑點的報告。報告內容強調,“天安艦”被朝鮮的魚雷擊中一說證據不足,尚存多處疑點。主要有:

  疑點一:在爆炸所引起的水柱說明上,欠缺說服力

  魚雷爆炸時,水柱的高度是100米、直徑是20-30米,在船頭、船尾以及炮台等地方都被檢測出鋁合金碎片,這與船上士兵的臉上只有濺起的水滴一說相矛盾。韓方發布的報告中,提及士兵對突然迸發的水柱的高度、直徑以及顔色的描述能夠非常“詳細”,存在這樣的士兵也讓人值得懷疑。

  而且據幸存下來的人證實當時其實並沒有水柱,在4月26日韓方調查團發表的中間調查報告中,也報告沒有水柱,並且說明了沒有觀測到水柱的原因。

  疑點二:從幸存者和死亡者的受傷程度看,很難看出艦艇是被魚雷擊中

  最具有決定性的證據之一就是從幸存者的受傷程度和死亡者的狀態等來看,不能證實是被魚雷擊中的人身損傷。

  尤其是死傷者的身體上沒有發現傷痕,要是魚雷攻擊的話,屍體上應該有明顯的傷痕,對於這麼重要的問題,在最終的調查結果中卻沒有說明,這一點很奇怪。

  沒有魚群死亡的現象也讓人費解,並且也不能對沒有魚群死亡的現象進行充分說明。韓國國防部表示水流速度快,不能確認上述現象。可是5月21日韓國《朝鮮日報》報道的“事發時水流速度比較慢,朝鮮的潛水艇選擇容易攻擊的時間點對韓方進行了攻擊”和韓國防部的說法明顯矛盾,水流的速度即使再快,救援的時候沒發現死亡魚群無論如何也說不過去。

  疑點三:沒有說明在“天安艦”的斷裂面上,是否有像爆炸痕跡那樣嚴重的損傷。

  如果是因為受到魚雷攻擊而造成船體斷裂,船體應該向受力的方向凹陷,受損傷的斷裂面應當損傷非常嚴重,電線也應該全部脫落並完全損毀。

  而且如果是被魚雷所炸,天安艦船底的鐵板只有小指那麼厚的厚度,整個船底有損傷是很正常的。被炸的碎片從船底炸開的洞湧入船中,窗戶的玻璃也會破碎。可是,“天安艦”窗戶的玻璃尚在,並且船底也很完整。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