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自古文人有三雅:奇石 蘭花 紫砂壺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6-09 00:02:36  


知足常樂
  中評社北京6月9日電/歷來有“京都雅游之所”美譽的琉璃廠裡,隱匿著一個文人雅集的桃花源——“宜景宜人”北京紫砂藝術館。自古文人喜好托物言志,寄情於物。徜徉在館中欣賞“文人三雅”的精心陳設,處處感受到滿溢清雅灑脫的文人氣息。

  所謂“文人三雅”,即紫砂壺、奇石和蘭花。紫砂壺以其“不排外”的特性,在展現本身質地之美的同時,又可作為載體,呈現書法、繪畫之精妙。竹子自古因高風亮節、堅韌剛毅為文人所喜愛,這裡擺放的四十件紫砂壺均以“竹”為主題。其大小各異,造型囊括中西,傳統與新派兼備。無論是壺身直挺、竹刻細致的“高風亮節”壺,或是直接用竹子形狀做成提柄的“早春二月”壺,竹子的形象和精神在一個個紫砂壺上都表現得惟妙惟肖,出神入化。而從“竹溪六逸”中李白的一身傲骨、堅貞不屈,到“竹林七賢”中嵇康的蔑視權貴、從容無畏,我們也能感受到“蘊君子之風範,集大化之靈妙”。難怪文人墨客獨愛用紫砂壺沏茶,沏出的不僅是清香,更是濃濃的文化韵味。

  自古文人雅士但凡對品茗有所偏好者,皆對宜興的紫砂壺贊不絕口。蘇東坡被貶居宜興蜀山時,便留下多首品茗之作,記錄了他對宜興美茶、美水和美壺的喜愛。而從與蘇東坡同時代的文人所留下的詩詞,也進一步證實了當時文人墨客對於紫砂壺的喜愛。北京紫砂藝術館館長趙炎先生認為,正是文人的參與,使紫砂壺完成了從工藝品到藝術品的轉身。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