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中國艦載機新動作 引外媒猜想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6-12 08:44:43  


俄羅斯蘇-33艦載機。
  中評社北京6月12日電/隨著中國航空工業的飛速發展,一些外國媒體近來紛紛猜測中國的艦載機技術已日益成熟。據美國環球戰略網6月7日報道,中國殲-15艦載機原型機已於2009年8月31日首飛,並且裝備了中國自主研製的WS-10發動機。 

  猜中國艦載機已首飛 

  《世界新聞報》報道,外界認為,中國自2001年開始研發殲-15艦載機,並在一定程度上參考了俄羅斯的蘇-33艦載機,而殲-15原型機已經在過去的幾個月中完成了首飛。有媒體猜測,由於中國在艦載機領域取得了突破,因此不會購買大批蘇-33,僅可能採購2架用於評估需要。儘管俄羅斯拒絕對華出售蘇-33,但中國仍然從烏克蘭得到了這款戰機。 

  如果外界的猜測屬實,那也就意味著中國的航母計劃取得了重大進展。預計殲-15將部署在中國“瓦良格”號航母上。這艘航母是中國1998年從烏克蘭採購的尚未完工的一艘“庫茲涅佐夫海軍”級航母,目前正在接受翻新。蘇-33是艦載多任務戰機,能夠執行包括艦隊防禦、空中支援和偵察等在內的多種任務。而中國艦載機的性能和執行的任務將與蘇-33類似。

  俄專家認為仍有缺陷 

  俄羅斯航空專家曾公開抨擊殲-15戰機,並對中國工程師複制蘇-33戰機關鍵技術的能力表示懷疑。不過,鑒於中國在應用國外技術方面已有大量經驗,殲-15戰機的性能可能至少可比肩蘇-33戰機。 

  不過,俄羅斯軍事分析人士認為,中國殲-15戰機無力在全球市場上挑戰俄制蘇-33戰機,因為殲-15戰機性能較低。俄羅斯防務專家伊戈爾.科羅特欽科稱:“中國殲-15戰機不可能與俄制蘇-33艦載機擁有同樣的性能,我不排除中國重新與俄羅斯進行談判,採購大宗蘇-33戰機。” 

  科羅特欽科還斷言稱,中國不可能解決與設計折翼機有關的技術問題,也不可能會為其飛機研發出可靠的發動機,儘管首架殲-15原型機據稱已於2009年8月31日進行了首次試飛,且由中國研製的WS-10渦輪發動機提供動力。 

  獨立研發至關重要 

  有分析指出,無論外界怎樣猜測,只要中國海軍最終決意裝備航母,就必須要研發出國產艦載機,並建立生產線和相關的配套設施,這樣才能保障航母戰鬥力的持續性。 

  但獨立研發並不意味著閉門造車,像俄羅斯的蘇-33、法國的“陣風”、美國的F-18等經典的艦載機都可作為參考,尤其是蘇-33和“陣風”的“由陸轉海”模式,與中國以殲-11、甚至是殲-10等機型為基礎發展艦載機具有相似性。經過幾十年的技術積累,中國航空工業已經具備了獨立研發艦載機的實力,因此完全能夠打造出滿足需要的戰機。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