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吳敦義:四次協商若順利 月底簽ECFA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6-15 10:24:48  


  中評社台北6月15日電/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第三次正式協商完成協議文本大致內容,“行政院長”吳敦義昨天接受電視專訪時透露,目前仍有卅幾項貨品“卡住”,雙方將在第四次協商中繼續討論;若第四次正式協商能達成共識,六月底或七月初將可完成簽署。

  中國時報報道,吳敦義昨天接受電視專訪,說明ECFA第三次正式協商進展。吳敦義說,兩岸第一次交換的早期收穫清單,佔台灣對大陸出口貿易額的百分之十五;以比例來說,由台方出口到大陸,與大陸出口到台灣的比例,為四比一,台方“稍微占便宜”。

  卡住卅幾項早收清單 將繼續協商 

  吳敦義說,雙方在部分項目上,仍需就“卡住的一小部分”繼續協商,若第四次協商順利達成共識,六月底或七月初就能簽署。對岸要求台方在早收清單中開放兩百項,台灣大概會同意一百項,或者在一百到兩百項之間折衷,項目主要集中在機械與石化等較具競爭力、傷害較小的產業,而台方也在繼續爭取對方增加開放項目。

  針對業界關注的汽車整車進口未被納入早收清單,吳敦義表示,早在談判初期,雙方口頭交換清單內容時,大陸方面就已排除汽車整車進口,希望待台灣自製率提高之後再議;而在台灣方面的堅持下,汽車零組件則列入早收清單。

  吳敦義同時透露,在石化業方面,台灣爭取開放的有八項,但大陸認為,台灣在此項目很強,而大陸相對較弱,因此八項全部納入的機會不大;在工具機的不同品項中,大陸近年來積極發展的數位控制工具機,就不會納入開放項目。但台方則選擇幾項出口量、日韓競爭較激烈的項目,提出關稅減讓要求。

  吳敦義強調,從早收清單內容來看,台灣的汽車零組件產業都在彰化、嘉義、台南、高雄;石化業大部分在南部,機械業在台中縣市、彰化縣;製造生產工廠都在中部以南,顯示ECFA的受益者以中南部的中小企業為主。

  強調小而必要 有需要就納入談判 

  吳敦義說,兩岸簽署ECFA以“小而必要”為原則,最重要的是有來自東協競爭威脅的產業;如新加坡聚丙烯(PP)產業,一年出口大陸六億四千萬美元,而台方的PP產品銷往大陸的規模約為六億美元;新加坡將在兩年內達到零關稅,將使“我國”業者失去最大市場,就是有迫切性、必須爭取開放的產業。

  對於後續談判進程,吳敦義強調,並非未列入早收清單的產業項目,未來就沒有爭取開放的機會;ECFA正式簽署後六個月,雙方將繼續談判,屆時會將有需要的產業納入談判。他同時強調,現在兩岸簽的只是架構協議,不是簽了就一步到位,每隔一段時間都會再檢討。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