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聯合早報:簽署ECFA 值得稱許的成就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6-15 14:47:46  


  中評社香港6月15日電/聯合早報今天的社論說,中國大陸與台灣前日在北京完成了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ECFA)第三次專家商談,雙方對《兩岸經濟協議》文本達成基本共識。這意味著醞釀多時的兩岸經濟合作體制化進程,又向前邁進了重要的一大步,ECFA很可能在本月內簽署,為兩岸關係的和平發展錦上添花。摘錄如下:

  ECFA從圖紙上規劃至今,也並非一帆風順。台灣社會對於進一步深化兩岸經濟合作,長期存在政治與安全上的疑慮。以在野的民進黨為代表的勢力,一直擔心ECFA將把台灣的未來綁緊在大陸的經濟表現,並因此削弱台灣的自主性,最終損害台灣的長遠政治利益。

  社論說,顧及台灣社會的這股力量,大陸在協商ECFA時展現出極大的耐心與彈性,並以輸送巨大的經濟利益為砝碼,試圖拉攏台灣主流民意的支持。但過度讓利的結果,也在大陸知識界引起了一定的不滿,一些對北京的做法持異議的學者,就公開地表達了保留意見。他們指出,大陸企業在ECFA所面對的不平等待遇,政治上未見其利,經濟上先見其害,並認為這種損害大陸經濟利益的協議,還是必須在社會上先取得更廣泛的共識。

  客觀地說,框架協議確實包含“不平等條約”。

  之所以存在這種現象,原因顯然是在經濟之外。大陸近10年的急速發展,已經完全抵消了台灣一路來在經濟上的優勢地位;加上台灣在政治、國際關係與軍事上的傳統劣勢,自然更增加其不安全感。兩岸要在先天缺乏勢均力敵條件的情況下,平等互信地合作,勢必要在後天上人為地彌補,以製造“平起平坐”的相互尊重的氛圍和實質。

  換句話說,大陸的讓利,政治上的考量超越了經濟上的計較;台灣的配合,也是在用經濟上的利益來輔助政治上的安全。由於強弱之勢太過顯著,加上大陸希望借結構性辦法,一勞永逸地用非軍事手段,處理好台海存在的不穩定隱患,對於台灣“親兄弟,明算賬”的態度,基本上還是寬容以待。

  社論說,從兩岸關係以外審視ECFA,也可以得出台海雙方的體制性合作是大勢所趨的結論。作為一個仍然充滿活力和創意的經濟體,台灣不應該也不可能長期被排除在區域經濟整合的大潮流之外。靈活敏銳的台商,早在兩岸政治融冰之前捷足先登,在大陸布局,拓展全球市場。從這個角度說,兩岸政治合作的小步前進,背後不乏台商這只有力的經濟推手。ECFA的簽署,在一定意義上正是對這股動力的追認,也在一定程度上是對民間力量的致意。

  “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亞洲在世紀之交逐漸在全球經濟舞台嶄露頭角,亞洲民眾的生活水準也在普遍提高。但是經濟持續發展所需要的和平穩定,卻並非理所當然,只要看朝鮮半島的風雲變幻,就可以明白和平穩定的區域環境,離不開政治領袖的努力與智慧。職是之故,兩岸簽署ECFA,讓東亞減少一個衝突熱點,毋寧是個值得稱許的成就。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