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中時:簽署ECFA才是挑戰的開始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6-25 09:20:43  


  中評社台北6月25日電/ECFA早期收穫清單昨日正式敲定公布,預定月底第五次江陳會即可正式簽署ECFA,這不僅代表兩岸關係將邁入新紀元,更代表台灣可望走出經濟被“邊緣化”的陰影,重新與亞太乃至世界經濟主體接軌。不過,在ECFA簽署後,朝野也將同時面臨另一個新的考驗。 

  以正式公告的雙方早收清單,台方爭取到五三九項、計一三八億美元;台灣給予大陸的早收清單為二六七項,金額只有台灣的五分之一。台方最關切的農產品並未對大陸進一步開放,甚至爭取到十八項農產品可輸往大陸。雖然有部分台方極力爭取的項目,最後未能列入早收清單中,但整體而言,台方獲利高於對岸。台方官員認為大陸在ECFA談判“誠意頗誠”,對最後結果則評為台方“收穫頗豐”,確為公允的評語。 

  中國時報社論指出,短期而言,最看得到的影響,是台灣有五三九項產品輸往大陸能享受零關稅的優惠,無形中增加台灣產品的競爭力。對企業增加業績、提升台灣經濟成長率、甚至增加就業市場需求,都有正面效益。但更深入且長遠看,ECFA的簽訂代表兩岸經貿關係邁入一條正軌;過去對台灣日益“邊緣化”的憂慮,因為ECFA,台灣與全球最大的自由貿易區之一:東亞自由貿易區綁在一起了,此憂慮可望解除。 

  更重要者,是ECFA重新定位了台灣在亞太、乃至全球經濟中的地位。過去因大陸經濟崛起、兩岸關係低迷、兩岸三通不通等因素,造成台灣經濟地位下滑,外商紛紛出走,甚至連台商都是“有去無回”。但在政黨輪替、兩岸關係大幅改善、兩岸經貿來往限制紛紛放寬,同時完成三通後,原本惡劣情勢大為改觀。從政黨輪替初、“和平紅利”帶來的“re-tating行情”(價值重估行情)造成的股房市大漲,到台商鮭魚返鄉、回台掛牌上市,金融海嘯後大陸到台灣龐大的採購團與觀光團,台灣在大中華市場、乃至亞太的經濟地位與價值逐漸凸顯。這些利多與轉變,到ECFA簽訂時,可說是“集其大成”。 

  不過,社論也特別提醒政府當局,兩岸關係改善、三通、乃至ECFA的簽署,絕對不是經濟引擎重新啟動、開創“黃金十年”的萬靈丹。這些有利因素誠然創造更佳的經濟發展環境,但改善投資環境、提升經濟與產業體質、降低失業人口…,是需要政府持續努力、永無盡頭的目標。而ECFA固然為台灣帶來五三九項的受惠產業項目,但也同時有二六七項對大陸開放的項目,可謂有得有失,政府如何擴大“得”的收穫、降低“失”的損害,是政府馬上要面對的難題。 

  過去,台灣在加入WTO時,也有部分產業面臨開放的壓力,這些負面影響經過多年後才逐漸消化。但當年加入WTO,算是一個“純經濟”議題,未滲入政治角力,社會共識高;但ECFA則是牽動敏感的兩岸關係,已被反對者大幅放大其政治效應。未來,任何負面影響,必然被放大檢視。那些弱勢產業因ECFA的開放而導致工廠營運下滑、倒閉歇業、勞工失業等結果,遲早會出現。政府要如何協助這些產業改善體質、增強競爭力;萬一倒閉關廠,又該如何輔導失業勞工重回職場。特別是在“政治效應”下,政府沒有太多餘裕讓“市場自然消化吸收”,否則,必然引發難以掌控的政治與社會效應;此外,政府是否能儘速完成與其它國家的FTA簽署,讓台灣的國際經貿戰線更完整,這些都是ECFA生效後,政府立即要面對的嚴酷考驗。 

  而對在野的民進黨而言,兩岸簽署ECFA,經貿關係更形緊密後,民進黨的兩岸論述,也該到徹底檢討的時候了。兩年來,民進黨對任何強化兩岸經貿關係的措施,幾乎都是反對,而且動輒以政治語言恐嚇台灣社會。但實質的進展則是,台灣從此關係中得利,國際社會也肯定兩岸關係走向和緩,民進黨提出那些“形而上”的受害則未出現。金融海嘯期間,大陸以其經濟力為後盾,發動一波波的採購團來台採購,讓台灣企業提早走出陰霾、經濟提早復甦;開發陸客觀光後,一波波的大陸觀光團,帶來一年百萬觀光客,受惠者不僅是觀光飯店,全台觀光區、相關服務業、甚至著名夜市,都因此受惠。ECFA簽署後,更是確立兩岸緊密的經貿關係,台灣受惠更多。在ECFA效益逐漸發酵後,民進黨將如何面對其“十年抗戰”的豪語?民進黨能否在ECFA後,因應兩岸經貿趨勢與台灣民眾利益,提出新而有說服力的兩岸論述,將是對民進黨最大的考驗。


    相關專題: 兩岸新局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