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中時:用陳年老梗反ECFA 如何說服人民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6-27 08:47:48  


民進黨企圖用兩個陳年老梗,重新燃燒人民的熱情,成效不言可知。
  中評社台北6月27日電/大雨傾盆中,民進黨如期發動六二六大遊行。不過,從開始的反ECFA,到遊行上場,民進黨轉了一個彎,將遊行主訴求改為“反一中市場,人民公投做主”,兩者都是民進黨長年主張的老議題。公投法,在扁政府時期“立法院”通過,即使限定的門檻太高,要降低門檻,重點不在街頭,而在“國會”;“一中市場”則是兩年前“總統”大選,民進黨用以主打的選戰主軸之一,推動兩岸經貿交流的蕭萬長成為箭靶子,選舉結果證明,“反一中市場”並未獲得民意支持。民進黨企圖用兩個陳年老梗,重新燃燒人民的熱情,成效不言可知。 

  中國時報社論指出,兩岸經濟架構協議(ECFA),是兩岸之間的經貿協定,甚至連協定都談不上,只是協定的“框架”;在這個框架之下,兩岸取得共識,於未來逐步、逐年商談。以台商最關切的投資、貿易保障為例,在ECFA簽署後,半年內可望能達成正式協定。蔡英文自己曾任“陸委會主委”,應該非常了解台商在大陸的辛酸,早在李登輝主政時期,台商即一而再、再而三陳情,希望政府能促成此事,特別在大陸財經環保相關法規未盡完備的情況下,類似協定對台商只是最低限度的保障,民進黨有什麼反對的理由? 

  事實上,支持民進黨的金主不乏台商。過去挺扁最力、為挺扁搞出南線專案的龔金源就是例子,他在澳洲發跡,卻還是得前進上海,在全球無人可忽視的最大市場拚搏;曾挺李、挺扁的奇美許文龍,同樣是最早前進大陸的大企業;大陸市場的風險與利基,企業自己最清楚,面對全球競爭壓力,有進取心的業者,不可能把手腳綁在台灣。 

  民進黨ECFA情勢因應小組發言人郭正亮以ECFA開放項目中的服務業舉例,“全聚德、小肥羊都可以大舉來台,餐飲業不會怕嗎?”其實,全聚德、小肥羊都曾經來台“試宴”,餐飲業沒聽說誰在怕的;就口感、滋味,倒是不少來台觀光的大陸客,吃過台灣佳餚後,認為台灣料理拚得過大陸老字號。遑論早已登陸的台灣餐飲業,從珍珠奶茶、永和豆漿、85度C、到寶徠納,檔次高低不同,大獲好評則並無二致。這些不大可能成為“大企業”的店家,因為大陸市場攀上事業空前高峰,年營業額從數億到數十億。也因此,馬英九才會宣示“後ECFA經濟戰略”,因為,從此台灣產業又獲得進入新一里程的動力,可預見到將有更多“中小企業”,會一步跨出去成為“世界級品牌”。 

  更重要的,從李登輝後期提出“亞太營運中心”,在台灣被政治拖磨十來年後,幾成笑話,因兩岸簽署ECFA,又有起死回生可能。營運中心的時機一去不返,航運樞紐機會也不再,但在兩岸關稅減免後,台灣具備更大誘因吸引外商,台灣企業成為外商眼中,最具競爭力的合作夥伴,與台灣合作進軍大陸,正是外資全球布局重要戰略。 

  在台灣掙扎的傳產業,不論是石化或工具機,即使沒有全部卻也爭取到大部分納入早收清單,因為關稅減免,讓台灣傳產的區域競爭力大幅躍昇,至少已經取得與東協國家平等的競爭點,民進黨對此卻視而不見。對馬政府三令五申大陸農產品和勞工絕不開放,甚至在第一波早收清單中,多爭取十八項農產品登陸,民進黨也聽而不聞,繼續利用地下電台以錯誤的訊息遂行政治動員。 

  就在民進黨五都參選人齊聚凱道的同時,未獲提名的現任台南縣長蘇煥智婉謝出席遊行,理由是他要和台南縣農會商討前進大陸,在北京和上海設點推廣南縣農特產品,並在噗浪寫下他的感慨,“一個長期漠視中國市場的觀點,只會讓台灣更弱化、進而更邊緣化…,如果政治領袖也如市井匹夫暴虎馮河的方式領導,則台灣危矣。”他也直言,挑戰不同觀點需要勇氣。這番話,或許是蘇煥智卸任前的由衷之言,但更值得深思的是:如果蘇煥智被提名參選大台南市長,他還有這個勇氣挑戰黨內不同觀點嗎?一個全黨權力人物都只看到政治利害,而不問人民利益的政黨,不可能有新的格局與視野再領導台灣!


    相關專題: 兩岸新局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