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6月30日電/《澳門日報》30日發表題為《兩岸跨進互惠共榮新時代》社論認為,29日,大陸海協會會長陳雲林與台灣海基會董事長江丙坤在重慶正式簽署《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ECFA)。它揭開了兩岸關係的新篇章,有力地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進而實現兩岸互惠共榮。
社論說,這份協議是兩岸近30年交流成果的集中體現,是兩岸經濟關係發展到一定程度的歷史必然,是對兩岸未來發展方向的全面規劃。
社論強調,兄弟同心,其利斷金。面對激烈競爭的國際市場、尚未完全消除的國際金融危機和日趨嚴峻的貿易保護主義,ECFA將為兩岸經濟注入一支強心針。兩岸可望在新一輪融合中形成更合理產業佈局,更有效配置經濟資源,在提升各自競爭力基礎上,更好地攜手應對日趨激烈的國際競爭,實現新的飛躍,共同維護和拓展中華民族的整體利益。
社論說,簽署ECFA,打通了台灣貿易的任督二脈。ECFA實施前,台灣產品進入大陸需徵收關稅,而且不少產品難以銷往大陸,與低稅甚至零關稅的東盟產品相比,競爭力處於弱勢。ECFA實施後,台灣許多產品將逐步實現零關稅。ECFA簽署,對台灣企業增加業績、加快升級轉型、增加就業,加快台灣經濟發展都有效益。對大陸來說,簽署ECFA,可以擴大對台投資和出口,吸引更多台灣高新產業和服務業到大陸投資,加快大陸產業的升級轉型。另外,大陸消費者也可享受台灣價廉物美的農工產品,以及台灣服務業所提供的優質服務。
社論指出,ECFA的簽署另一重要意義在於實現兩岸經貿關係正常化、制度化。兩岸經貿關係將從單向投資變為雙向投資,從單一形態變為多元化形態,從內回圈變為產業鏈的合作,兩岸經貿合作將實現大交流格局,經貿關係將更趨緊密,更加相互依存,優勢互補、互惠互利。
社論說,在ECFA框架下,未來兩岸經貿將可實現“一加一大於二”的效果。目前,大陸出口以加工貿易居多,加工貿易企業中,台商企業又佔了很大比例,簽訂ECFA,有利於降低兩岸產業鏈中的加工製造成本,使包括台企產品的大陸加工貿易產品在國際上更有競爭優勢。簽訂ECFA後,大陸可以充分借鑒台灣在產品品質管理等方面的經驗,與台灣共同用好比較優勢,合理分工,加快產業升級轉型,增強兩岸產業的國際競爭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