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段子文化”承載的世情百態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7-09 00:00:23  


  中評社北京7月9日電/近年來,段子盛行,“段子文化”蔚然成風。黃段子、灰段子、紅段子……親友聚會、公差會議、手機短信、QQ電郵,都成為段子的表現場所。同事、老鄉、上下級之間、朋友之間、甚至戀人之間,交流都少不了段子。人民論壇調查顯示,段子不僅在一般公眾中流行,也越來越得到公務員的認同,很多相當級別的官員也愛好“段子交往”:接受調查的專家、公務員、公司白領和大學生四類群體中,幹部群體收發段子的比例明顯高於其他群體,近四成幹部選擇“五到六成”。

  為何越來越多的人津津樂道於手機段子?“段子交往”為何越來越流行?將產生怎樣的影響?我們又該怎樣看待“段子”承載的世情百態?

  總體分析

  “段子”是輿情放大鏡

  中山大學文化研究所所長李宗桂:

  在“段子文化”方興未艾的今天,分析“段子文化”所蘊含的社會輿情和價值取向,便成為當今文化建設題中應有之義。在我看來,“段子文化”的出現,是價值多元的表現,是社會環境寬鬆、人們心態寬厚、價值取向寬容的結果;是人們文化創造積極性的表現,是文化產品不夠多樣、不夠豐富的結果;“段子文化”的出現,體現了當今的社會心理,反映著當今的社會思潮,承載著複雜的價值取向。

  “紅段子”反映了健康的社會心理,代表著社會主流價值觀,體現著當今的時代精神。“黃段子”反映的是不健康甚至頽廢的心理,尋求畸形的心理滿足,表達著低下的品位和異常的價值取向。“灰段子”反映的是種種不滿、抑鬱乃至憤懣,反映了人們對社會公平正義的渴求,以及對於自身力量弱小的無奈,體現了草根階層在精神和心理上的困頓,對健康的社會現象的呼喚。“灰段子”反映的社會心理十分複雜,既有不健康的消極的方面,也有從反面促進社會經濟文化健康發展的一面。“灰段子”創制者和傳播者們的價值取向,總體上講有相當的合理之處,只是需要用“紅段子”創制者和傳播者的價值取向加以引導。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