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西方搜集中國地理數據 戰時油井成攻擊目標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7-21 11:35:45  


 
  克林頓時期美國提出的八類“必須保密信息”包括很廣。其中“國家安全有關的科技事項、美國政府保護核設施的計劃、與國家安全有關的基礎設施易受攻擊的信息”這三項都涉及地理情報。 

  “9.11”以後,美國安全部門對地理情報更加敏感。比如,如果中東、阿拉伯裔人士使用谷歌地球等地圖軟件頻繁關注一些“敏感地帶”,就會引起情報人員的懷疑。而美國商業機構、企業對自身重要的設施會聘用保安公司嚴格保護,如核電站、油井等大量的地理信息,絕不是“在網上隨便就可以查到”。外國人如果手持照相、勘測器材前往附近長時間逗留,絕不會隨意測量而不受阻攔。 

  反觀國內情況,民間機構以及部分政府機構的保密意識都不強。李強參謀回憶,當年他們抓獲有嫌疑的日本遊客後,地方有關部門向部隊通報調查了結果,嫌疑人是通過某旅行社辦理的相關手續,旅行社在收取費用後不查實遊客“來疆旅遊並尋找某古跡遺址”的說辭是否可信,既不派翻譯、向導,也不向有關部門通報,就代租車輛任由日本人隨意到軍事禁區附近活動。李強參謀說,一些地方在對外招商、旅遊服務、科考合作等活動中,對地理信息的保密意識仍需要進一步加強。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