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收藏第四套人民幣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7-27 00:12:54  


 
  【資金】

  或有溫州炒家進駐

  有報道稱,已有溫州炒房團進入郵幣卡市場。知情人士透露,“這可能只是一個炒作行為,溫州炒房團比較出名,大家都願享其成。到底有沒有還很難認定。在盧工市場,雖然也有溫州客的身影,不過他們更多的是從事營銷或者自己推敲出一些‘題材’,很少參與到紙幣的炒作。”

  在盧工市場中,更多人願意把股票炒作的手法來等同於人民幣的買賣,因此也和股市一樣,有著炒作和跟風、控盤與接盤的對弈。

  一個“鐵杆”炒家的故事

  “郵票和紙幣沒法比”

  從10年前的專業“郵票炒家”,到2008年初下定決心轉戰錢幣市場,王先生經歷了郵票市場的慘敗,轉而成了第四套人民幣的鐵杆“粉絲”。如今,對於已經飛漲的第四套人民幣,他仍然堅定看好。

  投資郵票“跌破面值”

  王先生在10年前是一個“郵票炒家”。從1995年起,王先生就開始在郵票市場上尋覓“身價看漲”的各類郵票:小型張、錫箔張、紀念封……王先生樣樣熱衷。不料從2000年起,“一路狂跌”的郵票市場給王先生兜頭一盆冷水。“郵票從2001年開始套我,2001年猴票套,2004年小版套,2007年小型張和奧運套。”王先生的“香港回歸”金箔張當年是以50元的超高面值問世的,在郵市狂潮的1997年,“香港回歸”金箔張最高被炒到500元一枚,而2004年則跌到17元。而17年前面值0.7元的猴票現在只值0.4元。本以為會漲價的郵票卻“跌破面值”,讓王先生非常失望。

  錢幣市場“先抑後揚”

  對郵票市場心灰意冷的王先生對郵票市場不關心。2006年,突然有個朋友對他說,自己投資的錢幣漲了幾十倍,讓一心投身於郵票的王先生大跌眼鏡。

  “眼看紅一角300元嫌貴,背水1600元怕套,車工60元嫌高,結果他們都漲了幾十倍!”錢幣市場的猛漲讓王先生驚訝不已。於是,王先生轉而開始關注錢幣市場。不過王先生一直在“郵票”和“紙幣”中徘徊不定。

  2007年王先生正想下決心投資紙幣,結果錢幣市場卻遭到了打壓。“我記得很清楚,有人7.5元賣2捆802,開始我非常想買,正因為受打壓,所以,我想再便宜點買。”王先生給上海幣商打電話,希望價格再低點。就因為幾百元,雙方始終沒有達成協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