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蛟龍”入海9小時 中國首次載人深潛試驗成功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8-26 14:30:20  


  中評社北京8月26日電/中央電視台消息,中國科技部、國家海洋局今天聯合發布:我國自行設計、自主集成研製的國家863計劃重大專項“蛟龍號”載人潛水器在南中國海3000米級海上試驗取得成功,最大下潛深度達到3759米,創造了水下和海底作業9小時03分的紀錄,驗證了“蛟龍號”載人潛水器在3000米級水深的各項性能和功能指標。 

  向陽紅9號船是執行中國首次載人深潛任務的母船,在它的後甲板上,是中國首個載人潛水器“蛟龍號”潛水器,三名淺航員依次進入潛水器,在南中國海3700多米深的海底,進行相關試驗作業。經過一段時間調試後,“蛟龍號“潛水器以每分鐘37米的速度緩緩下潛。 

  一小時後,“蛟龍號”潛水器突破了3682米的世界海洋平均深度。隨後潛水器到達3755米深的海底,並拋掉載重物,以零浮力附著在海底。 10分鐘後,“蛟龍號”潛水器傳回首張海底圖片。 

  通過機械手,潛航員相繼把一面五星紅旗,和寓意中國載人深潛成功的龍宮標誌物布放到海底。1小時20分後,“蛟龍號”潛水器浮出海面。 在完成長達8個多小時水下及海底作業之後,“蛟龍號”潛水器順利返回向陽紅9號實驗母船,這也標誌著中國首次載人深潛3000米級海上試驗取得成功。 

  “蛟龍號”潛水器主駕駛葉聰告訴記者:“現在是剛剛完成了試驗的階段勝利,然後距離潛器應用,我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我覺得我們將來的應用一定比今天的試驗更精彩。” 

  載人潛水器3000米級海上試驗現場總指揮劉峰在接受中央電視台採訪時說:“從去年的50米,300米,1000米,到今年3700多米,這是我們全國50多家科研單位十年攻關的結果,這樣一個深度,使我們國內科學家,能夠直接到深海開展國際前沿的科學研究和深海調查,那麼同時,這樣一個成績,也標誌著我們國家,進入了國際上少數幾個具備了載人深潛技術的國家之一。” 

  深海潛水器體現一個國家的綜合技術力量,是海洋技術開發的最前沿與制高點。目前世界上只有美國、日本、法國、俄羅斯等國擁有深海載人潛水器,最大工作深度為6500米。 

  據媒體此前報道,中國載人潛水器是國家863計劃支持的項目。經過歷時七載的聯合攻關,終於實現了耐壓結構、生命保障、遠程水聲通訊、系統控制等關鍵技術的突破。“蛟龍號”載人潛水器的研製成功,提升了中國在深海技術領域的國際影響力,增強了中國海洋科技界走向深海的信心。 

  這個中國自行設計、集成創新、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世界首個7000米載人潛水器,可承載一名潛航員和兩名科學家,在大深度超常環境下進行資源勘查、科學考察和其它深海特定作業,可使中國深海活動能力覆蓋世界99%以上的洋底,這也是目前世界上下潛能力最深的載人潛器。 

  載人深潛試驗遵循“由淺入深、循序漸進、安全第一”的原則,海上試驗將分階段逐步達到最大設計深度7000米。2009年,中國在南海成功進行了20次下潛,最大下潛深度達1109米。由此,中國成為繼美國、俄羅斯、日本和法國之後世界上第五個具備1000米深度載人深潛能力的國家。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