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以日本為例 中國距離發達國家還有多遠?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8-26 17:47:05  


  中評社北京8月26日電/新華社報道,本週末,中日兩國將在北京再次舉行經濟高層對話。當世界第二、第三大經濟體比肩而坐時,人們都在思考,中日到底相差有多遠?

  GDP與下水道 ——從“算細賬”看中日經濟差異

  回憶對日本的觀感,劉江永毫不猶豫地說:“不要往上看,要往下看”。

  身為日本問題專家和清華大學國際問題研究所教授,劉江永多次訪日。印象最深的不是光鮮的城市,而是結構精湛、密集分佈的下水道。

  “類似的角度,也可用於觀察所謂中國經濟超越日本。”劉江永說。

  日本官方近期公佈的數字顯示,今年二季度日本的國內生產總值(GDP)略低於中國。一時間,“中國經濟登臨巔峰看似勢不可擋”、“美國還能擋住巨龍多久?”等標題佔據海外媒體版面。

  劉江永認為,中國的經濟基礎今非昔比,隨著“滾雪球”效應,總量超越日本是必然趨勢,“但我們不僅要算總賬,還要把數字拆開掰碎算細賬。” 

  ——從人均看,即使GDP總量相當,中國的人均數字也僅為日本的十分之一;

  ——從實際財富看,日本的海外資產並未列入GDP,而中國的海外投資剛剛起步,更能反映真實國力的國民生產總值(GNP)並不一定超越日本;

  ——從經濟構成看,在日本GDP中,個人消費佔近六成,而中國的經濟增長主要靠投資和進出口拉動;

  ——從貿易結構看,日本近六成出口產品為高附加值商品,經濟多為“綠色GDP”;而中國出口產品中,相當部分是“設計和利潤留在歐美日,GDP和能耗留在中國”的加工貿易產品。

  在電器商場銷售員張剛的眼中,中日經濟的區別還有另一種表現:日本品牌的數碼相機、筆記本電腦價格稍貴也不乏顧客,自主品牌產品則需要更大力度的促銷和價格競爭吸引消費者,“區別在於品牌含金量”。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