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陳先才:兩岸關係不宜摻雜政治算計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0-09-10 10:51:10


  中評社台北9月10日電/廈門大學台灣研究院政治研究所副所長陳先才近日在“兩岸公評網”發表文章說,日前,台灣“陸委會”主委賴幸媛在美國華府智庫的一場演講中,稱大陸的反分裂法已成為兩岸關係發展中必須去除的一大障礙。筆者認為,賴的此番言論非但不合時宜,甚至有些言過其實。兩岸關係發展中不宜摻雜政治算計在內。

  畢竟賴目前是馬政府主管兩岸政策的部門主管人,此話由她口中出來,自然在很大程度上會被外界視為代表馬政府在這個問題上的基本立場。目前的兩岸關係正處於60多年來最好的歷史時期,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態勢正在不斷深化與鞏固,賴在這個時候公開在國際場合拋出這個敏感的議題,確實是非常不明智的舉動。

  目前兩岸關係之所以能夠取得重大進展,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於兩岸雙方都採取了擱置爭議的手法與策略,而賴幸媛的喊話,顯然並不是在擱置爭議,卻是在製造爭議。《反分裂國家法》當時出台的時空背景是與民進黨執政時期推行激進“台獨”分裂活動有很大的關聯性。賴幸媛在目前兩岸關係取得重大進展的當頭上突然喊出要大陸廢除反分裂法,其目的和動機值得關注和懷疑。這是否只是代表賴幸媛本人的觀點,還是代表馬政府兩岸政策的某種程度的轉向,目前尚無法下結論,還需要持續觀察。

  文章說,我們說賴幸媛要大陸廢除反分裂法之所以無法站住腳,是因為她在強調反分裂法已成為兩岸關係發展的重大障礙之一。事實上,正是由於反分裂法的存在,才使台獨分裂勢力最終不敢走上政治冒險的路線上來,這也為2008年政黨輪替創造了條件和氛圍。因此,賴主委把大陸反分裂法視為今後兩岸關係發展的重大障礙,顯然是無法立住腳的。退一步講,如果我們按照賴的說話來進行推理,目前台灣方面繼續向美國購買武器,繼續要求增加國際空間等做法是不是也算兩岸關係發展中的重大障礙呢?

  那也就是說,大陸是不是也可以同樣要求台灣停止向美國購買武器,是不是也要求美國廢除與台灣關係法呢?從這個角度來看,賴的喊話,不僅沒有事實依據,而且也會使自己處於極為被動的不利境地。

  兩岸關係的發展需要的是兩岸雙方的良性互動與相互理解,萬不可以一已之私利為出發點,甚至通過喊話的方式來逼迫對方進行讓步。事實上,喊話的方式並非理性的策略,而完全是一種非理性的方式。從兩岸關係60多年的歷史來觀察,兩岸因非理性的處理手法,使兩岸關係發展出現重大波折的案例並不少見。當前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局面來之不易,兩岸雙方理應高度珍惜這種局面,共同負責任地把這種局面維持好,建設好,這對於維護台海和平,維護兩岸民眾的根本利益都至關重要。而絕非拋出一些有爭議性的政治議題來影響兩岸關係的發展。更不能有某種政治算計的成份在內。

  自從2008年台灣地區政黨輪替以來,特別是兩岸以九二共識為政治互信的基礎,使兩岸關係出現了60年來最好的歷史時期。大陸方面也對台灣給予了極大的善意,包括在ECFA中的讓利,也及主動拋出可以談福建沿海撤彈的議題等等,這些都應視為大陸的善意。台灣方面要重視大陸的善意。

  隨著兩岸三通的基本實現,特別是兩岸簽署的ECFA協議即將在明年元旦正式生效,這對於兩岸關係的和平穩定、持續健康發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ECFA協定不僅體現了大陸對台的極大善意,而且也體現了兩岸經濟合作交流的互利互惠原則。事實上,大陸在ECFA協議中對台灣的這種讓步,是不可能會對其他經濟體作出相類似的讓步。而台灣在與包括新加坡等在內其他經濟體的談判中,也是根本不可能得到類似的讓利。

  ECFA的生效與實施無疑將為兩岸經濟關係的完全正常化創造條件,更為台灣經濟更好地融入東亞,走進世界奠定重要的基礎。使台灣經濟的未來有了更為廣闊的發展腹地與市場空間。同時,在整個後ECFA時代,隨著兩岸經濟合作的不斷密切,它對兩岸社會的融合以及兩岸關係的更趨穩定都將產生直接的影響。因為隨著兩岸經濟一體化的加速發展,兩岸共同利益無疑將得到極大的發展和增強,這無疑使兩岸關係的穩定性大大加強。

  因此,在兩岸共同利益不斷增強並不斷交織的發展趨勢下,在兩岸關係“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發展態勢持續增強的情勢下,台灣的未來前途已絕非台灣單方面就能決定和主導,而是需要兩岸雙方來共同決定。

  追求中國的最終統一自然是大陸不可推卸的歷史責任,大陸在這一目標上也無可避諱,而且也無須回避。但就現階段兩岸關係的發展狀況而言,大陸並非把統一視為最為迫切的近期目標,仍然是以追求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為訴求。

  文章說,事實上,對於兩岸關係而言,最重要的是雙方都能夠以誠相待,相互扶持,多一些互信,少一些算計,多一些合作,少一些喊話。這應是當前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王道所在。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