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世界日報:兩岸要拉高保衛釣魚台的視野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10-05 15:48:59  


  中評社香港10月5日電/美國世界日報4日社論說,有日本媒體報導:為配合美國總統奧巴馬訪日,美日聯合軍演預定11月訪日之後舉行,假想目標就是釣魚台奪還作戰,此舉既在向國際社會宣示加強堅固美日同盟,也在牽制中國海軍。 

  社論說,這則報導雖是舊聞,但直接指明係為奪還釣魚台作戰則是首次。參與演習的除了核艦外,還有航母華盛頓號上的艦載機和預警機,作戰及偵察半徑範圍均逾1000公里,可直達中國內陸。這當然是武嚇,甚至不惜激化事態。兩岸既皆宣示主權不可退讓,必要有戒心,更要有決心和智慧,拉高視野,重新審視釣魚台爭議的由來,最後關鍵還在兩岸未來走向。 

  進一步分析美日為釣魚台舉行聯合軍演所傳達的訊息,就是美國同意“後發制人”的奪還釣魚台作戰。換言之,只要中國不動武,一切好談。但中國方面已宣示將加大漁政船巡防釣魚台海域的力度,而日本也有駐軍釣魚台的打算,未來發生海上衝突的可能性隨之上揚。是以中方若要保持漁政船巡防優勢,就有必要在最短期內投入海上巡防艦的裝備和噸位,否則只會流於只聞保釣口號,而難有實際作為,或足以相抗衡的發言權。 

  社論說,釣魚台爭議歷有年所,但按諸史實則不難發現,這正是緣起於美國為保其海上絕對優勢,在西太平洋設定的戰略圈套。早在冷戰圍堵之前,即以聯合國的名義託管琉球諸島,意欲近距離監管日本和東亞,兼為其稱霸全球的海外基地。時移勢易,轉交日本則是基於冷戰圍堵的廉價戰略思考,誘餌日本甘為前驅。是以釣魚台主權爭議不在釣魚台而在琉球主權的再定位。兩岸與其爭此釣魚台,且必然還會持續出現爭議乃至衝突,兩岸政府不如各別或聯合宣示擁有琉球主權轉移的參與權,或交還聯合國解決;兩岸民間團體也應不失時機地公開介入支持琉球內部的獨立運動。若只停留在釣魚台主權的爭議上,只是默許日本對琉球的長期占有,且助長日本在釣魚台的行政權。 

  同時還應看到,自1972年以來,海外保釣運動所以從澎湃而至消歇,所以無法成為國家民族保衛領土的後盾,若非兩岸分裂對峙,又何至如此。更尖銳地反映出,兩岸領導人受制於“形勢不如人”的無可奈何。美國此時聲明對釣魚台主權沒有立場,恰恰掘出一個陷阱:讓中日雙方為釣魚台長期交惡,符合美國分而治之的最高利益。既可役使日本於掌中,驅使日本右派勢力若同鷹犬聽命行事,兼收遏制中國海上勢力進入太平洋的盤算。 

  社論說,若放大視野,美國在南海即南沙群島島礁爭議上,除了要求海上無礙通行外,更鼓動南海周邊國家訴求國際化和多邊談判,俾便美國介入,可謂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意欲從東海、南海兩側,形成對中國的海上包圍。這也可說明兩岸和解美日最關切也最不放心的就在台灣的地緣條件,恰恰是一個突破口。是以日本也好,美國也好,均極力干擾兩岸解除敵對狀態或建立軍事互信機制。此所以台灣當局一再聲明擁有釣魚台主權,且出動海巡艦艇護漁當面回嗆日本,但受制於美日壓力,只能表態“禁不起不必要爭端”。 

  社論說,從這裡可以看到若非中國內戰的分裂和長期對峙,也不至於出現今天釣魚台的爭議。這就是歷史的教訓:一個缺乏歷史觀和歷史鑑戒的國家和民族,必然是內鬥內爭,必然經常出現分裂,也必然受制於人,必然在國際競爭中落居下風。“兄弟鬩牆,外禦其侮”,但是兩岸領導人過去為了一黨一己之私,即屢屢受制於外人。釣魚台的風雲驟變,不過是眼前一例而已。是以兩岸當局處理釣魚台的同時更要拉高視野、敞開胸襟,若能共同外禦其侮,又豈有釣魚台的爭議。


    相關專題: 保衛釣魚島 官民同仇敵愾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