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聯合報:蔡英文怎麼敢出席雙十典禮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10-13 08:51:23  


蔡英文已走上此前所有民進黨領袖的同一宿命。
  中評社台北10月13日電/蔡英文會不會出席雙十典禮,這根本是個假議題。聯合報社論指出,民進黨迄今仍是在大遊行時旌旗蔽日、卻見不到一面“國旗”的政黨,如果該黨的“本性”不變,況且又五都選舉在即,蔡英文豈會又豈敢出席雙十典禮?

  這是台灣政治的根本僵局。一個以顛覆“中華民國”為潛台詞的“革命政黨”,卻以“民主政黨”的形式進入政治運作。在選舉時,一方面要使中間選民認為,它是“民主政黨”;另一方面,又要台獨支持者相信它是“革命政黨”。在執政後,一方面要宣示“四不一沒有”;另一方面又要操弄“正名制憲”、“入聯公投”、“一邊一國”。過去八年,當陳水扁在元旦升旗典禮率官民向國旗行禮的年代裡,民進黨的遊行隊伍中一律插滿“台灣國”的旗幟,迎風獵獵,遮天蔽日。

  民進黨已將這樣的“兩面性”操作得爐火純青,其支持者也似乎相信,這種“兩面性”是台獨生存發展的“必要之惡”,非此不能存活。開始時,或許覺得,為了台獨的存活,不能不操作這種兩面性;但是,到了如今,卻是為了操作這種兩面性,而玩弄台獨。也就是說:原來是為台獨而操弄權謀;如今卻是為了操弄權謀而玩弄台獨。這種操作手法,已使民進黨的“兩面性”成為“假民主/假台獨”,非但自己難以自拔,也使其支持者陷入道德困境。

  因為主張台獨,所以要“完全反對”,要煽動仇恨,要撕裂社會;因此,民進黨就必須為反對而反對。以推翻“中華民國”為潛台詞(與其支持者之間的默契)的民進黨,豈能承認或接受“中華民國”政府的任何重大政策?ECFA即是顯例:因為,ECFA本是“中華民國”路線與台灣國路線的根本分歧;民進黨倘站在“中華民國”的立場上設身處地,豈會反對ECFA?反過來說,主張台獨者又豈能不反對ECFA?

  民進黨幾乎在任何政治爭議上,皆是以“台灣國”的心態來批判“中華民國”。例如,高雄颱風淹大水,民進黨有人說,禍因是“外省人來得太多了”;再如H1N1流感爆發,民進黨有人說:“這是給馬政府就職周年的禮物。”民進黨用台獨在其支持者間非但製造了一種“台獨比“中華民國”具道德性”的幻覺,也使其支持者認為“台獨的道德階位高於其他任何的道德標準”,因為“否定‘中華民國’及仇恨‘中華民國’”就是台獨的最高道德。所以,為了台獨,甚至以反民主、反法治與反道德為道德。

  有此理解,即知為何民進黨會認為:陳水扁的貪腐是法院所不能評價的(反法治);且陳水扁藉三一九槍擊案、謝長廷因假錄音帶、陳菊以“抓到了”記者會操弄選舉,皆為理所當然(反民主);而用幾株扭曲的空心菜汙名化整個花博,更是精彩絕倫的權謀勝利(反道德)。這一切,皆因以台獨為最高道德,為了台獨,一切不道德的不擇手段,皆是最高道德。

  這正是民進黨與其支持者之間的潛台詞。一方面,民進黨利用此種默契,肆無忌憚地玩弄權謀,煽動仇恨,摧毀民主、法治與道德的標準,而仍能贏得至少超過四成的社會支持;但另一方面,民進黨也因而不可能由“台獨黨”轉型為“‘中華民國’的忠誠反對黨”。於此同時,由於近年來全世界、兩岸及台灣內部情勢的巨變,台獨的道德性、正當性及可行性,皆已日趨淪喪流失;民進黨與其支持者遂相互在“假民主/假台獨”的兩面性中,毀了“中華民國”,但也空洞化、虛假化了“台灣國”。

  蔡英文已走上此前所有民進黨領袖的同一宿命。一方面,想用“民主政黨”的面貌爭奪“中華民國”的政權;另一方面,又要用“革命政黨”的憧憬來哄騙台獨支持者。蔡英文當然不會出席“中華民國”雙十節,她只能回到高擎“台灣國”旌旗的遊行隊伍中,繼續操作這自欺欺人的“兩面性”。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