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台灣經濟日報:人行升息之後…
http://www.CRNTT.com   2010-10-22 14:02:47


  中評社台北10月22日電/中國人民銀行宣布升息1碼,全球市場議論紛紛。在金融海嘯後,中國大陸並不是頭一個升息的主要國家;在此之前,澳洲與印度都已數度升息,連台灣與韓國也不落人後。但何以人行升息,會掀起如此大的波瀾?

  台灣經濟日報社論指出,出其不意,應是最主要的原因。就在不久前,人行行長周小川與總理溫家寶都宣稱絕不升息,即使通貨膨脹率超過5%也不升息。言猶在耳,近月通膨率也仍在4%之下,忽然宣布升息,確有奇襲之效,也令人好奇,如此出其不意的舉動,究竟何因而致?

  宣布升息的人行對此絕口不提,各方專家則競發宏論,努力打破謎團。認為通膨嚴重性可能高於預期,大陸為對抗通澎而毅然升息者有之;認為近期房市泡沫令人不安,各項調控措施已無力可施,不得不升息以緊縮投機熱錢者有之;認為美國即將祭出二次量化寬鬆政策,為防熱錢作祟而升息打預防針者亦有之。林林總總、不一而足,而且都含有重大目的。

  以升息1碼,即預期將發揮如此偉大的貢獻,似乎有些小題大作。真正重要的,倒不是這區區1碼,而是這1碼會引發什麼連鎖反應;如果連鎖反應十分重要,且如漣漪一般不斷擴大,才真正值得關切。

  頭一個眾所矚目的連鎖反應,就是這1碼之後,會不會持續升息。因為大陸通膨率高於存款利率,已持續八個月之久,小小升這1碼,實質利率仍為負,起不了什麼作用。若真要對抗通膨、打擊投機、導正資金配置,就必須連升數次,否則只是徒勞。

  但連升數次,一直升到實質利率轉為正值為止,以預估通膨率可能高於5%而言,其升息次數及幅度都會十分可觀。然而,現今全球普遍採取低利率的寬鬆政策,以致熱錢橫流。如果人行真有此意圖,並為市場識破,則無數熱錢將蜂擁而來。

  有專家認為,升息不致吸引大量熱錢,因為投機者不會為這區區的利差而大費周章。但對多數熱錢而言,高風險的投機並非其所欲,若能確定賺到無風險的利差,且此一利差還可能不斷擴大,則相較於低微的資金流動成本,這樣的利益豈有交臂失之的道理?何況,只要夠多的熱錢有此動機,熱錢的集中就會促使該國貨幣升值,一舉套利兼套匯,並令股市、房市錢多為患,亦能創造資本利得,利莫大焉。以中國大陸成長率之高、熱錢之氾濫、人民幣又相對處於低點,不能低估熱錢的影響。

  如果真的引來眾多熱錢,助長資產泡沫、推高人民幣幣值、通膨壓力加重,則人行恐將一舉數失。如果升息未能阻止人民幣升值,反如火上加油,還會產生另一個不利後果。

  不久前美國總統奧巴馬力促人民幣升值時,溫家寶曾當面反對,強調人民幣若升值20%至40%,出口部門將面臨瓦解的局面,大批民工將失業,後果不堪設想。事實上,大陸的出口部門在金融海嘯後,情況不甚樂觀,北京中央才不斷強調要以內需代替外需。富士康事件後,沿海加工部門勞動成本大增,如果升息又促使人民幣顯著升值,出口部門即使不致瓦解,受創也非同小可。這對近期大陸經濟成長的動能,會有十分不利的影響。

  社論最後道,事實上,最該擔心大陸出口部門走向的,正是台灣;因為台灣近年來賴以為命脈的出口,其生命線即繫於對岸的出口部門。今年第三季時,一個警示的徵兆已現,即當季整體外銷訂單金額仍較上季小增2.73%,但居第一大訂單來源的大陸地區(含香港)反而逆勢減少2.66%;這正是今年以來我們最憂心的問題。因此,我們必須密切注意升息之後人民幣的走向,若有什麼風吹草動,千萬要儘速因應。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