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大公報:王毅紐約演講為兩岸未來發展指明方向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10-23 10:27:25  


  中評社香港10月23日電/美國當地時間10月19日晚,抵達美國訪問的中共中央台辦、國務院台辦主任王毅在紐約地區兩岸僑胞大型招待會上發表演講。香港《大公報》21日刊載評論指出,在謀求兩岸關係穩定發展,消除兩岸誤解的主題下,王毅的演講既具有辟謠正言的作用,又為兩岸在簽署ECFA後的發展定下了基調。雖是例行講話,但王毅在字裡行間無不透露出今後兩岸關係的走向,因而值得關注。

  全文摘要如下: 

  國台辦主任王毅近日在美國紐約地區兩岸僑胞招待會上發展演講,主題是謀求兩岸關係的穩定發展。此次是王毅自去年六月首次訪美後,今年再展開赴美行程。雖是例行講話,但王毅在字裡行間無不透露出今後兩岸關係的走向,因而值得關注。

  這段時間關於兩岸關係今後將何去何從的聲音不絕於耳。主要是因為兩岸在今年六月簽署了經濟合作框架協議(ECFA),於是有人提出,如今標誌兩岸經貿關係正常化和制度化的框架性文件已出台,由此而衍生出關於“胡馬會”的討論亦鬧得沸沸揚揚,甚至還有一些人謠傳,令島內一些不明就裡的民眾惶惶不安。

  正所謂“謊言講百遍也成了真理”,若任由這些似是而非的言論滿天飛,不僅容易產生誤解,也不利兩岸關係發展。因此,王毅最近在紐約的演講就顯得格外重要,既具有辟謠正言的作用,又為兩岸在簽署ECFA後的發展定下基調。而這個基調正是“謀求兩岸關係穩定發展”,當中“穩定”二字最關鍵,意即今後兩岸關係的發展繼續以健康有序的步伐進行;“先易後難、先經後政”的原則不變;堅持“九二共識”和反對“台獨”的政治基石不變。

  從王毅的演講可以看出,大陸對島內民情的掌握是實事求是,雖看到近年兩岸關係有了突飛猛進的發展,但也承認台灣仍有部分民眾對大陸尚不了解。因此,王毅強調“只有行穩,才能致遠”。至於兩岸交流是否過快的問題,王毅則指出,兩岸關係發展有其內在需求和客觀規律,不必人為干擾。

  當年李登輝的“戒急用忍”和陳水扁的“積極管理、有效開放”政策令兩岸經貿交流停滯不前,“大三通”遲遲不通,兩岸不管是人員往來、還是貨物運輸,很多時候都要繞道,既耗錢又費時。所以國民黨重新上台後,摒棄了李扁之流的“鎖台政策”,擴大兩岸合作層面,這其實不是過快的問題,而是把過去長期的不正常狀態恢復到正常。馬英九的兩岸政策多次獲得高民調,證明了島內民眾對兩岸展開多方位的交流是歡迎的。

  大陸雖然謀求兩岸關係穩定發展,但王毅也強調“先易後難、先經後政”不是機械和絕對的:先易後難,其實是易中難;先經後政,實際上是經中有政。這番話其實是駁斥了近來島內關於“只經不政”或“以經避政”的不盡不實之言。關注兩岸問題的人必會發現,兩岸在“先經”的同時也處理了一些政治問題,如台灣獲邀以觀察員身份出席世衛大會。可見,“先經”並不意味著不能碰政治議題。王毅建議,可通過學術界的民間交流為將來的政治、軍事等複雜問題的商談進行探討,預作準備。這正如“運動前的熱身”一樣,兩岸可先通過民間溝通,了解各自的需求和分歧,並尋找解決之道,待日後兩會正式協商,遇到的阻礙自然就少得多了。

  總而言之,王毅的紐約演講為今後兩岸關係提供了明確的方向和信息,那些“唯恐兩岸不亂”的人可能會大失所望了。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