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中國亞運代表團今成立 規模超越北京奧運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10-26 10:51:37  


亞運中國代表團盛裝出征。
  中評社北京10月26日電/編者按:26日,廣州亞運會中國代表團將正式成立,這也意味著還有18天開幕的廣州亞運即將進入衝刺階段。東莞日報從25日開始將從競賽組織、場館建設、經營效應、服務後勤、非奧項目介紹等方面,連續以專題報道的形式讓讀者更好地了解廣州亞運,與我們一同進入“亞運時間”。

  眾所周知,一屆運動會能否圓滿舉行,競賽組織和場館運行最為重要,而前者堪稱重中之重。廣州亞運會的項目數是北京奧運會的1.5倍,參賽運動會規模、技術官員人數等都超過了北京奧運會,廣州亞運會的競賽組織工作難度甚至要大於奧運會,用廣州亞組委副主席、國家體育總局副局長、中國奧委會副主席楊樹安的話來說,便是廣州亞運競賽組織要比北京奧運難度大許多。

  但,自去年5月亞運會組委會競賽團隊籌備小組成立以來,短短1年多的時間裡,廣州亞運競賽組織工作有條不紊,攻克了一道道難關,並留下不少亮點:創歷屆規模最大、參賽人數最多,除全部28個奧運會項目外設置眾多極具亞洲特色的非奧項目,首次實現亞運會與亞殘運會同城舉辦,首創在線報名,測試賽也獲各方好評。

  連發三次催促函確保報名成功

  廣州亞運會採取三次競賽報名,第一次報名是按參賽項目報名,從2008年7月1日至10月31日;第二次報名是按人數/小項報名,在2010年5月1日至7月31日進行;第三次報名是按姓名報名,在2010年7月1日至9月30日進行。

  2010年9月30日,這是廣州亞運競賽報名的截止時間,印度、尼泊爾、阿富汗、孟加拉四個“釘子戶”依然沒有回饋任何注册信息。

  負責分管南亞片報名工作的黃燕聆心裡清楚,部分亞洲國家受金融風暴影響財政困難,英聯邦運動會10月3日至14日在印度舉行,這都加大了這些國家的報名難度,但眼看著其他同事忙碌著打印信息,她決定連發三次催促函,繼續打那“沒有回音”的長途電話。

  功夫不負有心人。10月2日,黃燕聆終於收到尼泊爾的注册信息,其他三個“釘子戶”也陸續有了回音。至此,亞洲45個國家和地區的奧委會報名參加本屆亞運會,運動員人數為10156人,隨隊官員人數為4202人。各個代表團總人數為14358人。規模和參賽人數均創下歷屆亞運會之最,很少人知道亞運會競賽報名工作之繁瑣,也就更少有人了解黃燕聆們的艱辛。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