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楊潔篪談世博外交:拓寬與大國合作渠道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11-01 09:34:11  


 
  楊潔篪:這是讓我們倍感自豪和欣慰的。中國是發展中國家的一員,與廣大發展中國家平等相待、友好合作是中國外交的優良傳統和寶貴財富。我國作為首個承辦注册類世博會的發展中國家,高度重視推動發展中國家與會,爭取最大程度地讓他們滿意、助他們成功。

  我們積極為廣大發展中國家參會提供支持,給予一些亞非拉國家免費參展照顧,幫助建立非洲聯合館和太平洋聯合館,實現了非洲國家第一次在世博會上整齊亮相,使多年徘徊在世博會門檻外的小國窮國重返世博大家庭。非洲聯合館也成為世博園區人氣最旺的展館之一,參觀人數在外國館中率先突破1000萬。在館日儀式上,一些發展中國家代表看到徐徐升起的本國國旗熱淚盈眶,感慨“中國對我們懷有兄弟情,真心實意地幫我們成功,”我想這是他們的肺腑之言。通過上海世博會,我們進一步深化了與新老朋友的友誼,全面加強了與發展中國家的友好合作。

  問:世博外交工作成果顯著,有哪些成功經驗與大家分享?

  楊潔篪:世博外交之所以取得重要成果,最根本的一點是中央審時度勢,從戰略高度和長遠角度把握世博會的定位和方向,把辦好世博會與國家發展戰略和對外戰略緊密結合起來,充分發揮了世博會的綜合效應。外交外事隊伍頑強拼搏、無私奉獻,以飽滿的熱情連續作戰,確保了各項工作順利完成。在工作中,我們積累了一些寶貴經驗:

  堅持統籌協調,是搞好世博外交的根本方法。世博外交涉及方方面面,工作千頭萬緒。我們成立了由外交部牽頭的世博外事工作協調小組,各成員單位密切合作,全力以赴,確保各項工作有序推進。上海市著眼外交大局,有聲有色地開展各項外事活動,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國內外擰成一股繩,前後方形成一盤棋,確保各項工作高效順暢進行,再次充分體現了中國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制度優勢。

  加強科學規劃,是搞好世博外交的有效途徑。開、閉幕式、中國國家館日、高峰論壇等大型活動是世博外交的重頭戲,規模大、層次高、禮賓安排複雜。我們周密計劃,將訪問與觀博合理銜接,確保了上述活動的圓滿成功。世博會期間,共舉行171場外國國家館日和19場國際組織榮譽日活動。我們精心組織,使館日活動各具特色、成效顯著。

  “向創新要效益”,是搞好世博外交的強大動力。世博外交是個新事物,我們將世博會慣例與中國國情相結合,勇於推陳出新。比如邀請外國領導人與市民互動,組織發展中國家記者聯合採訪,增設“中國政府副總代表”一職,並由富有外交經驗的老大使擔任,創造了公共外交、禮賓接待等的新機制、新方法。

  問:從奧運外交到世博外交,中國外交不斷邁上新台階。這幾件大事對未來中國與世界的關係、中國外交發展將會帶來哪些影響?

  楊潔篪:北京奧運會、上海世博會是中國發展具有里程碑意義的重大活動,其影響可以用三個“新起點”來概括:

  一是中國的發展站在了新的歷史起點上。兩次盛會見證了一個多世紀以來中國由羸弱走向富強、由封閉走向開放的歷史進程,促進了中國經濟社會發展和對外友好合作,為中國未來發展注入了新的強大動力。

  二是中國與世界的關係站在了新的歷史起點上。兩次盛會加快了中國與世界融合的步伐。世界更全面地看到中國的古老文明、巨大進步和各族人民團結奮鬥的精神面貌,加深了對華理解與合作。中國進一步展示了負責任大國形象,更全面地了解、掌握和運用國際規則,積累了經驗,培養了人材,為下一步發展打下更加堅實的基礎。

  三是中國外交站在了新的歷史起點上。通過奧運外交和世博外交,我國全方位外交布局進一步完善,與各國友好關係得到深化,外交工作的方式方法更加豐富,中國特色外交理論和實踐日臻完善,維護我國國際環境總體穩定的條件更加有利。

  我們即將邁入21世紀第二個十年。國際形勢處於大發展大變革大調整時期,我國進入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關鍵時期和深化改革開放、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攻堅時期。外交工作面臨難得的歷史機遇,也面臨許多可以預見和難以預見的風險挑戰。我們將在黨中央的堅強領導下,抓住機遇,化解挑戰,努力擴大和延長“奧運效應”和“世博效應”,全面加強與世界各國的友好合作,推動建設持久和平、共同繁榮的和諧世界,為“十二五”規劃的順利實施,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為促進世界的和平與發展,譜寫新的華彩樂章。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